音樂是怎麼變成免費午餐的

音樂是怎麼變成免費午餐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河南大學齣版社
作者:斯蒂芬·維特
出品人:上河卓遠文化
頁數:372
译者:蔡哲軒
出版時間:2020-1
價格:5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493599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音樂
  • 音樂産業
  • 互聯網
  • 文化史
  • 文化
  • 版權
  • 流行文化研究
  • 盜版
  • 音樂
  • 免費
  • 午餐
  • 文化
  • 社會
  • 現象
  • 經濟學
  • 藝術
  • 消費
  • 思維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華盛頓郵報》《金融時報》《時代》《福布斯》年度最佳圖書奬

當整個世代犯下同一個罪行會造成怎樣的後果?

過去,我們聽音樂需要購買磁帶、CD,那時的音樂是要付費的;但不知從何時開始,音樂居然成瞭網絡上點一下鼠標即可享用的免費午餐!

本書作者斯蒂芬•維特花費五年時間、飛越美 歐亞三大洲寫成這本“盜版音樂發展史”,抽絲剝繭,探究數字音樂盜版的真正源頭。

維特從德國開始,造訪瞭發明MP3音頻格式的聲音工程師們;接著來到紐約,找到捧紅美國“國民天後”泰勒•斯威夫特等流行歌手的唱片業大亨;再轉嚮蘇格蘭場和美國聯邦調查局,然後一路追查到北卡羅萊納州西部小鎮的一名CD製造廠員工,及其背後在11年時間裏泄露超過兩萬張專輯的“音樂愛好者小組”;最後進入互聯網的黑暗深處,挖掘齣音樂産業從巔峰迅速沒落的驚人真相。

這不僅是一個關於音樂産業的故事,更是一段從未被講述過的互聯網曆史。

著者簡介

斯蒂芬·維特(Stephen Witt),1979年齣生於美國新罕布什爾州,成長於中西部,畢業於芝加哥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新聞研究所。曾在芝加哥與紐約的避險基金公司工作,也曾到東非從事經濟發展事業。現居紐約市布魯剋林區,作品散見於《紐約客》(The New Yorker) 。

圖書目錄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一个十年磨一剑打造mp3音频格式的德国工程师,一个把数千张音乐CD上传到网络的工厂流水线工人,一个曾在三大唱片厂商任职的音乐产业的教父,他们的生活会有怎样的交集?作者交叉了三个人的故事,讲述世纪之交数字格式和互联网给音乐行业带来的巨变,也把「盗版是否是非正义的」...

評分

关于这本我翻译的《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我有好多掏心窝的话想向所有对这本书感兴趣、支持了这本书、购买了这本书和/或阅读了这本书的朋友讲…… 掏心窝话之一:关于翻译的最初动机 其实我2016年读到《How Music Got Free》这本书的时候,私底下就已经在动手翻译了。当...  

評分

評分

关于这本我翻译的《音乐是怎么变成免费午餐的》,我有好多掏心窝的话想向所有对这本书感兴趣、支持了这本书、购买了这本书和/或阅读了这本书的朋友讲…… 掏心窝话之一:关于翻译的最初动机 其实我2016年读到《How Music Got Free》这本书的时候,私底下就已经在动手翻译了。当...  

用戶評價

评分

三條綫寫得很精彩,要是能拍成紀錄片就棒瞭。

评分

1. 一段完整的盜版音樂發展史,一段從未被講述的互聯網史。2. MP3技術超前於它所在的時代,它天生適閤音樂産業,卻長期被音樂行業打壓,在市場上所獲甚少。3. 即使是唱片業中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也錯過瞭與科技和互聯網閤作、打擊盜版的最佳時機。4. 唱片業與消費者的需求脫節,從輝煌到衰落幾乎發生在一夕之間,卻也有著無可奈何的必然。

评分

瞭解瞭曆史

评分

剛看開頭就知道有多刺激!

评分

一本『關於亞文化、互聯網、法律、技術和音樂』的偵探小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