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弹秘史(上下册)

原子弹秘史(上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作者:(美国)理查德·罗兹
出品人:
页数:1052
译者:江向东
出版时间:2008-12
价格:8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2845351
丛书系列:哲人石丛书
图书标签:
  • 历史
  • 科普
  • 原子弹
  • 科学
  • 科学史
  • 物理
  • 武器
  • 美国
  • 原子弹
  • 历史
  • 科技
  • 军事
  • 秘密
  • 二战
  • 核能
  • 科学
  • 战争
  • 揭秘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原子弹秘史:历史上最致命武器的孕育(上下)》着眼干大量的历史细节,描述了原子弹研制的过程,以及与原子弹研制相关的20世纪上半叶原子物理学的一系列进展。作者以爱因斯坦、玻尔、齐拉、费米、奥本海默等主要历电人物的传奇经历为主线,不怛栩栩如生地描述他们的生平和科学活动,而且从社会的、政治的角度,全面反映了原子弹研制的时代背景,科学和政治的相互作用,以及科学家与政治家的对话和冲突。《原子弹秘史:历史上最致命武器的孕育(上下)》是以小说般的行文写成的科学技术吏,故事性强且叙事优美,英文原版曾获“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以及“美国国家书评奖”,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80年代十佳著作”之一,并被译成十余种其他文字出版。

作者简介

理查德·罗兹(Rjchard Rhodes),美国作家、记者、历史学家,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城,毕业于耶鲁大学。他写过十几本非虚构类的书,对核武器历史的关注是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主题,也让他大获成功。继《原子弹秘电》之后,他还写了《黑太阳:氢弹秘史》、《愚蠢的兵工厂:核武器军备竞赛秘电》,可以说是他的“核武器秘史三部曲”。这三本书都让他赢得了数不清的读者,也赢得了“普利策奖”等应接不暇的荣誉。他关于纳粹杀人机器盖世太保特别行动队的编年史《死亡之主》,以及关于朊病毒与疯牛病、库鲁病等的书《致命的盛宴》,讲述的依然是杀戮的故事。另外,他还菩有《地球之子》、《神圣的秘密》等小说。

目录信息

第一篇 深刻而必然的真理
第一章 镜花水月
第二章 原子和空隙
第三章 双重意识
第四章 长长的墓穴挖好了
第五章 火星来客
第六章 机器
第七章 出走
第八章 轰动与发掘
第九章 大爆裂
第二篇 一种特殊的主权
第十章 中子
第十一章 截面
第十二章 来自不列颠的信息
第十三章 新大陆
第十四章 物理学和荒漠
第十五章 不同的动物
第十六章 启示
第十七章 这个时代的不幸
第三篇 生与死
第十八章 三位一体
第十九章 火舌
尾声
鸣谢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去年年底去了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在这个位于新墨西哥高原小镇的历史博物馆里,我购买了这本题为the Making of the Atomic Bomb的800页大部头英语书。这部获得普利策奖的书初版于1986年,而我购买的是25周年纪念版。 作者Richard Rhodes并不是物理专业出身,在25...  

评分

去年年底去了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在这个位于新墨西哥高原小镇的历史博物馆里,我购买了这本题为the Making of the Atomic Bomb的800页大部头英语书。这部获得普利策奖的书初版于1986年,而我购买的是25周年纪念版。 作者Richard Rhodes并不是物理专业出身,在25...  

评分

如果你只对原子弹项目本身感兴趣,不妨跳过第一篇,直接从第二篇(或从第一篇第9章“大爆裂”)读起。 但这样的代价是,无法获悉核物理的早期发展史之全貌,也无从梳理各位圈中人士的师生关系,学术渊源与哲学底蕴。 归根结底,本书记载的不是狭义的原子弹工程,而是关注于核...  

评分

如果你只对原子弹项目本身感兴趣,不妨跳过第一篇,直接从第二篇(或从第一篇第9章“大爆裂”)读起。 但这样的代价是,无法获悉核物理的早期发展史之全貌,也无从梳理各位圈中人士的师生关系,学术渊源与哲学底蕴。 归根结底,本书记载的不是狭义的原子弹工程,而是关注于核...  

评分

去年年底去了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在这个位于新墨西哥高原小镇的历史博物馆里,我购买了这本题为the Making of the Atomic Bomb的800页大部头英语书。这部获得普利策奖的书初版于1986年,而我购买的是25周年纪念版。 作者Richard Rhodes并不是物理专业出身,在25...  

用户评价

评分

看得略略沉闷,看到一半放弃了。

评分

核物理的政治史,哲学史,军事伦理史;也是核物理学家群体的正史与八卦史;唯独不是狭义的曼哈顿工程史。

评分

标记几日之后传来了Ronneberg去世的消息

评分

看得略略沉闷,看到一半放弃了。

评分

下册主要是曼哈顿计划逐渐成型和实施的过程。看到了洛斯阿拉莫斯和橡树岭实验室的建立。惊叹美国的工业能力,碾压德日。德日科学家都认为短期内浓缩足够的铀都很难做到。波尔认为需要把整个国家变成工厂才行。而美国则计划一年内建成所需各种工厂,再一年生产就够了。波尔深刻认识到原子弹和不可避免的核扩散对未来国家关系和战争的重大影响,努力倡导通过国际协议防止军备竞赛。可惜科学家对政治的影响太小。一旦拥有一种超过他国的权力,哪怕只是暂时的,英美都不愿放手,不会顾及长远的危害。翻译需要改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