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於上海,原名张煐。1922年迁居天津。1928年由天津搬回上海,读《红楼梦》和《三国演义》。1930年改名张爱玲,1939年考进香港大学,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投入文学创作。两年後,发表《倾城之恋》和《金锁记》等作品,并结识周瘦鹃、柯灵、苏青和胡兰成。1944与胡兰成结婚,1945年自编《倾城之恋》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战胜利。1947年与胡兰成离婚,1952年移居香港,1955年离港赴美,并拜访胡适。1956年结识剧作家赖雅,同年八月,在纽约与赖雅结婚。1967年赖雅去世,1973年定居洛杉矶;两年后,完成英译清代长篇小说《海上花列传》。1995年九月逝於洛杉矶公寓,享年七十四岁。
十八歲的銀娣是出了名的「麻油西施」,由於父母早逝,拮据的哥哥和嫂子一直想把她早點嫁出去。其實銀娣心裡有喜歡的人,但那人似乎不會有多大出息。仔細思量,如果成了哥嫂的窮親戚,人家一定會說她嫁得不好。
沒有錢的苦處她是受夠了,於是,銀娣終於同意姚家瞎子少爺的這門親事。雖然她嫁的人永遠不會看見她,但今後一生一世都會像在戲台上過,腳底下是電燈,一舉一動都有音樂伴奏。
但這時候的銀娣當然不會知道,她未來的人生舞台是荊棘遍地,而她的少爺也不只是看不見她而已……
《怨女》是張愛玲創作晚期的代表作之一,不僅被改編成電影,更備受國內外文壇重視。這本由短篇小說〈金鎖記〉擴充改寫而成的長篇小說,描繪大時代下女人被命運撥弄而扭曲的一生,從青春年少的充滿憧憬,一直到被現實環境壓迫的人生幻滅,在張愛玲臻至化境的文字中,讓人唏噓也讓人心驚。
有人问我,喜欢张爱玲的什么地方。我一直都说她的心理分析能力,尤其是变态心理分析。《怨女》改编自《金锁记》,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夏志清说《金锁记》是“中国最伟大的中篇小说”,于是《怨女》的光芒就一直被隐藏在了《金锁记》之下。长久以来,在公众眼中,一直《怨女》的...
评分我还以为有很多人会喜欢这部《怨女》呢,结果却是喜爱者寥寥。我自己则是非常非常喜爱这部小说,前前后后看了好几遍,隔段时间就翻出来看。 张爱在其后期生涯中想企及的”平淡近自然“在这部小说中是完全做到了的,而且她还加入了”意识流“,比如在描写女主角的心理活动时,...
评分《怨女》終章,一貫地促急。因爲是多年前聞之心驚的故事,當年《金鎖記》為她贏得了年輕的盛名。年邁了重寫,因爲仍然擱在心裏,以及,生命的無聊。老是重復,也需要重復。 銀娣不再是七巧,她沒有那樣尖銳的行狀。然而,生命的無名目的磨折褪色去了戲劇性,也仍舊...
评分不知道张爱玲为什么会写《怨女》。是以为《金锁记》丢了?还是就想重写一次七巧?《怨女》的场景铺设得更大些,细枝末节的人物也比《金锁记》多,但诸如分家、气死儿媳妇等细节,对儿子依恋和控制的变态情感,与《金锁记》是极其相似的,甚至对二爷和老太太去世所做的时间和结...
评分有人问我,喜欢张爱玲的什么地方。我一直都说她的心理分析能力,尤其是变态心理分析。《怨女》改编自《金锁记》,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夏志清说《金锁记》是“中国最伟大的中篇小说”,于是《怨女》的光芒就一直被隐藏在了《金锁记》之下。长久以来,在公众眼中,一直《怨女》的...
其实银娣在很多转折的描述上都不够清晰,善恶是非过于模糊。可是张爱玲对她终究是慈悲的,即使最终她将儿子拖入泥沼两人携手共同挣扎在时代和人性的漩涡,也还是让其过着安稳自足的生活,人性的缺点在银娣和三爷身上有,不妨“拉下身段”扪心自问,我们又好在了哪里?
评分见语文摘抄136。
评分出国之后果然心态不同了
评分看了台版也还是不太喜欢她这本书
评分其实银娣在很多转折的描述上都不够清晰,善恶是非过于模糊。可是张爱玲对她终究是慈悲的,即使最终她将儿子拖入泥沼两人携手共同挣扎在时代和人性的漩涡,也还是让其过着安稳自足的生活,人性的缺点在银娣和三爷身上有,不妨“拉下身段”扪心自问,我们又好在了哪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