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威廉斯 (1921—1988) 20世纪中叶英语世界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文化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被誉为“战后英国最重要的社会主义思想家、知识分子和文化行动主义者”。 出生于威尔士乡间的工人阶级家庭,毕业于剑桥的三一学院。战后至1961年,曾任教于牛津 大学的成人教育班;1974年起,在剑桥大学耶稣学院担任戏剧讲座教授,直至去世。
雷蒙•威廉斯著作宏富,主要有:《文化与社会:1780—1950》、《漫长的革命、《乡村与城市》、《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等。
文 李华芳 原载 《东方早报》 我之前讲了很多城市的好处。城市之间的比较遵循的是制度竞争的逻辑,简单来说就是包容性的制度最终会胜出,因为实行包容性制度的城市更鼓励自由选择。而自由选择激励创新,最终使得该城市在与其他城市的竞争中胜出。这个城市层面的好处比较容...
评分1973年的作品,作者分析了很多文学作品比如诗歌、小说来阐述人们对乡村和城市及其变革的感受,我觉得这标题应叫“从文学作品看乡村与城市”。(后注:写完读后感,我再看英文书名,果然是“从当代小说中看乡村与城市”???? )对乡村生活的美化连我都感同身受,就像文人墨客来到...
评分原先觉得翻译得不太容易读,但是比照了一下原文,感到译者已经尽力了......由于要开读书会,抽空去对比了一下第一章的原文和翻译。 【第1页】 第19行:把“but nothing like identity”译作“但二者绝对不是完全相同的”,疑似将identity看成identical。或许应该是“但身份上...
评分(一)怀旧情绪的产生 逆着城市街道的喧嚷,似乎可以回溯到一个过往,那里静谧而安详。资本供养的浮华让人迷醉,在这之后总有一些人被耳边的喧闹惊醒,他们开始寻觅往昔——一个自然的、未被破坏的、纯真而充满温情的时代。一些人想要退居这里,来逃避似乎是独属于城...
评分1973年的作品,作者分析了很多文学作品比如诗歌、小说来阐述人们对乡村和城市及其变革的感受,我觉得这标题应叫“从文学作品看乡村与城市”。(后注:写完读后感,我再看英文书名,果然是“从当代小说中看乡村与城市”???? )对乡村生活的美化连我都感同身受,就像文人墨客来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