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激流三部曲中的其中一部。这部长篇巨制蜚声海内外,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和分化,描绘出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掀起的改变旧生活的伟大力量。作者对题材熟悉和感受的亲切,使作品获得了巨大的震撼力。
我国的长篇小说创作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作为现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则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之后受中外文学交互影响而产生的。五四时期的文化启蒙运动使小说这个古老的文学样式在华夏大地上从“稗官野史”升级到与诗文同等甚至更重要的地位,从茶余饭后的消遣娱乐变为作家和读者表现人生、看取社会的重要手段,在语言与形式上也经历了由文言章回体到现代形态的蜕变。
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始,在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兴盛的基础上,长篇小说也孕育萌芽,三十年代达到创作的高峰,出现了巴金、老舍、茅盾、张恨水、李劫人等重要作家和以《家》、《骆驼祥子》、《子夜》、《金粉世家》、《死水微澜》为代表的重要作品,立体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国民的生存状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篇章。
为了系统展示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创作成就,我们新编了这套“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藏本”系列图书,选收1919至1949年间创作的有代表性的优秀长篇,为读者相对完整地阅读并珍藏这一时段的长篇小说提供一套优质的读本。
巴金先生说过其实《秋》是有个很灰色的结局的,觉民被捕,觉新自杀。 我个人觉得觉新是要死的,自杀而死的。 觉新是个联系,是上一代旧制度封建思想跟下一代新思想的一重要联系。他是高家长房长子,跟高家老一辈的人接触最久,受的旧思想熏陶最重,他的特殊地位决...
评分二十多岁了才来读这套中学老师津津乐道的书。 私以为,家是最为触动人的,一本书看下来,我有多次都泪流满面,鸣凤死后,觉慧与之在湖边相遇,明知那是梦,却和觉慧一样不愿醒来,那一刻是那么渴望那个时代早一些到来。如果不是鸣凤的死,我想不到,觉慧会先觉民离...
评分用了十几天的时间,终于把激流三部曲看完了。就像巴金自己所说,作品是有缺憾的,但并不需要更改。我想这是所有作家的坚持吧。 十几天里,一直沉浸在高家故事里面的分分合合,生生死死。为觉慧,觉民,琴的勇气而激动,为觉新的懦弱而悲哀,为几房长辈的愚昧,自私而愤慨。 其...
看到倩儿的死和最后觉新写给觉慧淑英的信的时候,感动得哭了…腐朽的制度和腐朽的家庭逃离不了死亡的命运,只是家庭里很多的死亡是制度和愚昧造成的,从梅、瑞珏、慧、鸣凤到倩儿、淑贞、枚,这些人的死亡,都是因为那个腐朽的制度和在那个制度下生活的人的愚昧。从最开始讨厌觉新,到最后同情觉新,是因为在这个制度没有灭亡前,他是没有力量反抗的。觉民和觉慧的反抗,他们自身的新思想和勇气固然是最主要的,可是如果没有觉新所承受的压力,是否他们还能反抗成功呢?另外,小说还设定了一个背景,觉新三兄弟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又是后母,这对于觉慧和觉民性格的形成是一个有利的环境。相比而言,淑华敢作敢当的个性才最值得钦佩!
评分悲剧的意味太浓,只觉无奈不感力量。
评分读完“激流三部曲”感触良多,刚开始的时候很同情觉新,因为觉得他毕竟是长子,有很多时候很多无奈很多担当都必须是他来承受,但是到了后面,真是觉得觉新过分懦弱,如果不是他的懦弱,很多人都不会死,虽然这也不能全怪他,是一个社会的悲哀,但是他可以选择反抗,也只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了。很欣赏淑华的性格,敢作敢当,这才是新时代的女子。琴和觉民应该是里面最幸福最圆满的一对了!同样祝福!
评分走出封建的家,经过春的播种,终于迎来了秋的收获。
评分家,春在家里读完,现在秋很不容易地读完了!读了一本巴金的短篇选集,激流三部曲,算是接触到了他的部分生命。很喜欢他的短篇,长篇写到后面感觉稍显冗长、乏味了。巴金是一个真诚的人,我很喜欢。秋的结尾,”一个人会到什么地方,当然要看他走的是什么样的路。一个人一直往北走,他不会走到南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