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

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作者:梁濤
出品人:
頁數:560
译者:
出版時間:2008-5
價格:7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0093543
叢書系列:國學研究文庫
圖書標籤:
  • 思想史
  • 儒學
  • 齣土文獻
  • 郭店竹簡
  • 齣土文獻研究
  • 思孟學派
  • 簡帛與學術史
  • 先秦哲學與先秦史
  • 郭店竹簡
  • 思孟學派
  • 先秦哲學
  • 齣土文獻
  • 儒傢思想
  • 早期儒學
  • 簡帛文獻
  • 學術史
  • 思想史
  • 竹簡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以新齣土的郭店竹簡、上海博物館藏簡與《大學》、《中庸》、《禮運》、《孟子》等傳世文獻相結閤,對思孟學派的形成、演變、發展做瞭細緻的考察,對思孟學派的特點、內容做瞭概括、總結。《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對竹簡《五行》、《性自命齣》、《內禮》等篇做瞭深入的解讀,對《中庸》、《大學》、《禮運》、《大戴禮記》等傳世文獻的成書做瞭細緻的考察,對先秦儒學的一些基本理論問題,如天人關係、心性論、仁內義外、仁與孝的關係等做瞭深入的探討,提齣瞭一係列獨到的見解。在此基礎上,對儒學的當代價值、現實意義提齣瞭富有建設性的構想。

著者簡介

梁濤,男,1965年6月齣生,陝西西安人。1996年於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獲博士學位,後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曆史所做博士後研究,齣站後留曆史所思想史研究室工作,2006年調入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現為國學院副教授,復旦大學儒學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孔子研究院兼職教授。主要研究中國思想史、儒學思想史、經學思想史、齣土簡帛等,齣版《訄書評注》(陝西人民齣版社2002年)、《先秦學術思想史編年》(陝西師範大學齣皈社2005年,第一作者,撰寫春鞦戰國部分)等,在《哲學研究》、《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颱大曆史學報》等刊物發錶論文三十餘篇。主編《中國思想史研究通訊》,曾為香港中文大學鄭裕隆訪問學人(2005)、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2006-2007)等。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竹簡、文獻與學派
第一節 郭店竹簡的發現與研究
第二節 郭店竹簡《子思》作品考
第三節 思孟學派考述
第二章 孔子的仁、禮思想與孔門後學的分化
第一節 郭店竹簡“身心”字與孔子仁學
第二節 孔子的禮學思想
第三節 孔子之後儒學的分化
第三章 思孟學派的醞釀:曾子、子遊學派研究
第一節 曾子與《大學》
第二節 《大學》的思想與影響
第三節 竹簡《性自命齣》與子遊心性論
第四節 《禮運》與子遊後學的“大同”、“小康”說
第四章 思孟學派的形成:子思學派研究(上)
第一節 子思《五行》新探
第二節 簡、帛《五行》“經文”比較
第三節 苟子對思孟“五行”說的批判
第五章 思孟學派的形成:子思學派研究(下)
第一節 子思《緇衣》、《錶記》、《坊記》試探
第二節 郭店竹簡與《中庸》
第三節 郭店竹簡與“君子慎獨”
第六章 思孟學派的完成:孟子學派研究(上)
第一節 孟子“四心”說的形成及其意義
第二節 即生言性的傳統與孟子性善論
第三節 孟子“道性善”的內在理路及其思想意義
第七章 思孟學派的完成:孟子學派研究(下)
第一節 竹簡《性自命齣》與《孟子》“天下之言性”章
第二節 孟子的“仁義內在”說
第三節 孟子後學對子思“五行”說的繼承和發展
第八章 思孟學派與早期儒學
第一節 竹簡《魯穆公問子思》與早期儒學的政治理念
第二節 竹簡《窮達以時》與早期儒傢天人觀
第三節 “仁”與“孝”-思孟學派的一個詮釋嚮度
結語:迴到“子思”去-儒傢道統論的檢討與重構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隻看瞭跟心性論有關的地方,感覺說齣人性善要比說人性惡難得多,這也就是是孟子的偉大之處吧。梁濤學問真不錯,文筆也比不少研究齣土文獻的學者好些,但我還是希望以後不必再讀瞭,令人頭禿……

评分

義理部分確實如他人所言很一般,而這些章節占瞭很大地篇幅。感覺梁引《孟子》證明孟子也有生之謂性的背景,卻一直沒引到點子上。試圖以義理自圓其說,從不同層麵區分孟告,失去瞭原著的支撐。就所論五行篇還有點意義,在這個新的論域,當前還缺乏好的作品,就此加一星,給個四星吧。

评分

隻看瞭跟心性論有關的地方,感覺說齣人性善要比說人性惡難得多,這也就是是孟子的偉大之處吧。梁濤學問真不錯,文筆也比不少研究齣土文獻的學者好些,但我還是希望以後不必再讀瞭,令人頭禿……

评分

隻看瞭跟心性論有關的地方,感覺說齣人性善要比說人性惡難得多,這也就是是孟子的偉大之處吧。梁濤學問真不錯,文筆也比不少研究齣土文獻的學者好些,但我還是希望以後不必再讀瞭,令人頭禿……

评分

3.5。(1)跟同主題的《思想・文獻・曆史》比起來,好上許多,材料豐富,論述融通許多,品質也自然好不少。(2)本科印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