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特李普曼(1889—1974)美国著名政论家、专栏作家,《舆论学》是他的早期著作,也是最主要的著作之一。该书自出版以来,得到美国乃至整个西方新闻界与政治学界的极大推崇,是新闻学的经典之作。
一、 综述: 1、 文本内容。 我认为《公众舆论》主要讲了公众舆论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 第一部分是总述,阐明了人和真实环境之间存在着由媒介构建的“虚拟环境”。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讲述了虚拟环境产生的内因和外因。我把原因归结如下: 外因:①审查和保密制度 ...
评分拒绝还是接受,这是一个问题 在《公众舆论》中,李普曼直截了当地指出了一个事实:我们是非理性的。不要对自身的理性抱过多期望,因为有一种特质如同影子一般紧随我们身后。无论你是总统还是杂货部小店员,不论你在决定关乎世界格局的大事还是仅仅在选择晚餐需要用到的材料,...
评分读罢李普曼的《公众舆论》,陷入一种莫名的混沌之中。一方面是因为其以较晦涩语言所写就的理论并合庞杂纷繁的大量举证所致,另一方面,则是出于对一些不曾仔细思考的问题加以对过往的反思。其中许多事例和观点由于李普曼同我们的时间背景、文化价值体系的差异而显得生疏难解...
评分《舆论学》(Public Opinion)是美国新闻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研究舆论问题的传世之作,出版于1922年,被誉为新闻传播学界的奠基之作。本文以华夏出版社于1989年出版的林珊翻译的《舆论学》为媒介,探讨书中提到的“刻板成见”(stereotype)对公众认识现实...
翻译好差劲
评分老人喜欢旧东西
评分四年前觉得晦涩难懂咬牙坚持着看过的书。这个版本翻译的不大顺。超级喜欢的一本。
评分翻译好差劲
评分那个时候还没有彻底与政治学分隔开来,除了前三部分,后面的就有点跨学科;翻译的也不是很顺畅;值得一读的是李普曼对于人们的认识与客观世界的隔阂(即后来总结的“拟态环境”理论),已经固有的成见对形成舆论的影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