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入作者多篇论文,从地域文化的言说、族群身份、方言书写、香港在中英和华南的位置等几个方面,探讨历史研究如何从具体的地方出发,却能走出“地方”,检讨国家和民族框架下的历史叙述。“走出地方”的另一重意义,也体现在作者对新旧史料的利用和思考,多篇文章探讨了如何将歌册、字典、绘图、博物馆藏品等实物材料置于更广阔的脉络中阅读,并讨论时至20、21世纪之交,网络时代数字化的史料如何改变着历史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程美寶
現任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系學教授,廣州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研究員,英國牛津大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社會文化史,近年致力於從聲、色、味幾個方面,探討華南的地域文化如何在一個跨地域的情景中漸次形成。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程美宝老师为麦哲维与萧凤霞所写的两篇书评向我们揭示了如何超越地方史与地域观念的束缚重新书写区域史。麦与萧的作品虽然都以华南为立足点,但并不意味着视角偏于一隅,事实上二者都是通过地方历史的进程阐释中国历史的重要转变环节。华南的背后,曾经有着一个广阔的南洋、西洋、东洋乃至太平洋彼岸的华人世界,这些地方源源不断地向华南汇入资金和其他资源。透过口岸城市的网络,华南乡村社会与这些地区产生联系,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充满活力的商品交换市场、根植地方的宗族组织、丰富多彩的宗教仪式与习俗,以及超越本地的身份认同。20世纪40年代以后国家权力的不断扩张改变了这一局面,华南乡村社会跟外界有机的联系和互动被切除,并逐渐被“细胞化”,也导致今天我们研究区域史时容易漠视过去有机的城乡关系以及跨地域联系,在行政边界内画地为牢
评分报名想当作者粉丝
评分“重视理解当地人的观点,重视理解当地人的知识结构、内容以及知识传递的方法,重视理解当地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和其他表述方式,对自己作业研究者译释上述三方面的局限有所警惕”;“近代广东的学术谱系和表述,实际上是汉宋调和的事实和汉宋相争的观点二者交错之变奏”;“‘乡土’这个概念给乡土教材的作者一个空间,装载了他们对所谓家乡的有距离的了解、想象和感情”。印象最深的是写杨念群的书评,写陈寅恪与牛津,以及《国粹学报》博物图画背后体现的经营销售技巧、印刷技术和画人蔡守最后选择金石书画之学来定位自己的内容也很有趣!
评分1、书评三篇和泰雅人那篇都挺精彩,给我了很大启发,视野上的,研究方式的(相当于是开列了一大堆很想去读的书单,并隐约地给了一些对看待历史或者是工作上的事重要的启发)。这样说来,感觉程美宝在理论的梳理和介绍上真的很清晰,但是具体到案例的研究上,还是感觉有点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感觉,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精彩。2、本来想给四星,但是鉴于给我的思考带来很大助益,觉得还是应该给五星。3、华南学派早有关注,并且买过一些书,可惜真正的阅读还是来得太晚啊。
评分“重视理解当地人的观点,重视理解当地人的知识结构、内容以及知识传递的方法,重视理解当地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和其他表述方式,对自己作业研究者译释上述三方面的局限有所警惕”;“近代广东的学术谱系和表述,实际上是汉宋调和的事实和汉宋相争的观点二者交错之变奏”;“‘乡土’这个概念给乡土教材的作者一个空间,装载了他们对所谓家乡的有距离的了解、想象和感情”。印象最深的是写杨念群的书评,写陈寅恪与牛津,以及《国粹学报》博物图画背后体现的经营销售技巧、印刷技术和画人蔡守最后选择金石书画之学来定位自己的内容也很有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