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的西州回鹘王朝

丝绸之路上的西州回鹘王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付马
出品人:
页数:352
译者:
出版时间:2019-7
价格:68.8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20148115
丛书系列:九色鹿
图书标签:
  • 回鹘
  • 西域
  • 历史
  • 中亚史
  • 边疆史
  • 内亚
  • 中外交通史
  • 2019
  • 丝绸之路
  • 西州回鹘
  • 唐朝
  • 草原文明
  • 古代西域
  • 历史研究
  • 游牧民族
  • 中亚史
  • 王朝兴衰
  • 文化交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公元840年,称雄蒙古高原近百年的回鹘汗国破灭。回鹘部众西迁至天山南北两麓,以吐鲁番盆地为中心建立西州回鹘王朝。原属游牧文明的回鹘人吸收汉人及当地族群的文化,发展出独特的西州回鹘文明,深刻改变了中亚东部的族群和文化面貌。他们在9至13世纪控制着丝绸之路天山南北两道,是唐元之间中原与西方交流的纽带。

作者简介

付马,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博雅博士后。学术专长为中亚史、古代中外关系史、丝绸之路研究。

目录信息

导论 西州回鹘史:史料与研究状况
史料
研究状况
第一章 前史:东部天山地区进入回鹘时代
从“二庭四镇”到回鹘时代
漠北回鹘对东部天山地区的统治
从回鹘西迁到西州回鹘政权的建立
第二章 西州回鹘建国史的重构
西州回鹘王朝建立之初的挫折
回鹘文历史文献xj222-0661.09所记史事的性质
西州回鹘对东部天山地区的统治
第三章 回鹘不是“突厥”
——回鹘文献中的“突厥”与回鹘的族群认同
回鹘的自称
漠北时代的回鹘与“突厥”
回鹘文献中的“突厥”
对“突厥”的贬低和对“突厥语”的接受:渊源初探
小结
第四章 回鹘时代的北庭、西州与伊州
回鹘时代的北庭城
回鹘时代的西州诸城
宋元之间伊州地区独立政权的出现
第五章 回鹘时代的丝绸之路天山南道诸城
焉耆
龟兹
拨换
巴楚(据史德)
喀什
第六章 回鹘时代的丝绸之路天山北道
隋唐时代天山北道的兴起
回鹘时代文献所见天山北道各地
从游牧带到城市带:回鹘时代天山北道的文化转型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自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西域唐军内撤勤王,全国军事格局重心东移,西部河西走廊渐渐无力抵挡回纥/回鹘与吐蕃交侵,最后陆路的丝绸之路几乎中绝,二百年后,宋代中国乃转向内在,对外交通孔道东移至海上丝绸之路。凡此等等,都是为人所习知的中古史事件。不过,付马博士这本《丝...  

评分

2009年,我跨专业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随荣新江教授学习中国史,开始了全新的学术生活,于今正好10个年头。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先后获得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并即将完成博雅博士后的研究计划。本书内容即由我的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的4章以及博士后研究期间发表...

评分

丝绸之路在前近代是中华文明与世界几大文明交流的桥梁,而今新疆所在的西域地区正处在文明交汇的路口,生活在西域地区的各民族的先民在历史上共同承担着维护丝绸之路、传播东西方文化的重任。其中,公元9~13 世纪立足于东部天山地区的西州回鹘王朝,就在丝绸之路上扮演着重要的...  

评分

2009年,我跨专业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随荣新江教授学习中国史,开始了全新的学术生活,于今正好10个年头。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先后获得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并即将完成博雅博士后的研究计划。本书内容即由我的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的4章以及博士后研究期间发表...

评分

2009年,我跨专业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随荣新江教授学习中国史,开始了全新的学术生活,于今正好10个年头。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先后获得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并即将完成博雅博士后的研究计划。本书内容即由我的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的4章以及博士后研究期间发表...

用户评价

评分

论文式

评分

第一章以保义可汗碑、摩尼教赞美诗跋文、菊儿特勤传说为主,勾勒出西州回鹘建立前,漠北回鹘势力在东部天山地区控制、统治的情形。其第二部分将各地统治名号的多样性,与回鹘控制力逐渐强化的阶段性结合起来最为精彩。另回鹘对唐廷管理制度的吸收也需注意。第二章主以十姓回鹘王写本复原西州回鹘建国过程;并通过《钢和泰卷子》与《世界境域志》指出西州回鹘疆域的伸缩。第三章主以突厥、回鹘文文献推论回鹘人的自我认同,并注意到粟特人对回鹘人“突厥观”的影响。个人大体亦赞同著者推论,但具体论证与其他章节的扎实相比稍显薄弱,且个别表述存在问题。最后三章从微观角度,揭示出西州回鹘治下东部天山地区的城镇发展。其中两点较有趣:一对城名的复原,以及城名在统治力量更替后而变易的过程;二回鹘在唐廷城镇基础上实现定居化文明的趋。

评分

普普通通论文集 读起来不如他老师的书有意思 学语言 不容易加个0.5星吧 3.5星。我看他文献综述部分以为会涉及社会史内容,几乎没有。对西州回鹘早期在不同地区不同治理方式的介绍有点意思

评分

填补从两庭四镇设置到西州回鹘的定居几百年时间空白的研究,学术性强但文字意外好读。属于突厥语系的「回鹘民系族群认同」异于「突厥认同」,但在盛唐时期汉民在西域的殖民势力已极庞大(更早时期以粟特胡人为主),伊西庭三州汉文化昌盛,唐制的军政、民政、路政基等础设施也极完备了。只是安史之乱断送了唐苦心经营的西域,吐蕃、回鹘双重袭扰到八世纪末安西遂绝,但西州等地仍旧有唐军固守,伊州之地则先后被吐蕃归义军统治。唐室衰微后,当地唐军遗民最终可能还是归附于回鹘了,但回鹘全面控制伊西庭三周区域后基本沿袭唐代城镇设置及唐制形成聚落,到元代唐之边城往往尚存。唐制风物对高昌回鹘影响异常深远,西州回鹘的族群认同也逐步演变形成天山北麓独特的畏吾儿文化生态。

评分

果然还是这领域的传统路数,从老师的研究方向那里延伸出一部分。对荣新江,我并不是特别推崇,就看归义军的研究能不能扭转我对他的看法了。他的学生我倒是颇为赞赏,跨行而来,学问在这个年龄段做得挺扎实的,让我最终愿意以有希望的年轻学者的原因而在书架上留下本书。本书是有论文集而非专著的感觉,整合得还是不够,有些地方是靠不断重复来帮助读者建立西州回鹘的历史全貌的,这未免啰嗦。我总记得荣新江表达过中西交通研究不需要懂这些灭绝的古语言,能看懂二手资料即可的意思,但终究还是培养了能读回鹘文的弟子。然后不得不说的一句就是,又看到了Henning,他靠语音的知识进行的指认就像在本书作者老师的书里一样再次惊艳了我。因为对本书的好感,我又收入了这个系列另一本年轻学者的书。最后,以本书纪念我在据史德(巴楚)支教的一年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