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活瞭很久很久的樹

那些活瞭很久很久的樹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未讀·探索傢·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作者:菲奧娜·斯塔福德
出品人:未讀·探索傢
頁數:0
译者:王晨
出版時間:2019-5
價格:49.8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59631053
叢書系列:未讀·探索傢
圖書標籤:
  • 植物
  • 自然
  • 科普
  • 博物學
  • 博物
  • 英國
  • 外國文學
  • 未讀
  • 樹木
  • 自然
  • 生態
  • 成長
  • 時間
  • 生命
  • 森林
  • 故事
  • 觀察
  • 永恒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作者在書中十七個章節中分彆介紹瞭17種常見的樹木,包括櫻樹、油橄欖、柏樹、 橡樹、白蠟、楊樹、鼕青、樺樹、榆樹、柳樹、鬆樹和蘋果樹等等。從民間傳說、 自然科學、文學、文化曆史、歐洲藝術、宗教、古代神話和現代醫學、日常用途等 方麵揭示瞭這些樹在西方文明中的曆史流變、文化意義和重要影響。配閤著優美的 文字和精美的插圖,書中充滿瞭關於樹木的有趣發現、獨到見解和深刻哲思,也會 引發讀者去思考人與樹木的關係、人與環境的關係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

★如果你隻想瞭解樹的生物特性,那麼你將錯過一個瞭解西方文明的機會。作者將漫長 曆史中的樹與文學、歐洲藝術、民間傳說、古代神話、現代醫學以及宗教的復雜聯係 層層展開,揭示這些樹在西方文明中的曆史流變、文化意義和重要影響,充分展現瞭 西方與樹木相關的豐富曆史文化,也為我們提供瞭一個認識世界的宏觀視角。

★文科生也能讀懂的詩意科普,理科生必備的通識導讀。本書充滿瞭科學知識和曆史趣 聞,文筆優美,旁徵博引,於尋常事物中彰顯哲思。大量引用華茲華斯、雪萊等著名 詩人的優美詩篇,以及彆有風味的英國民間歌謠,還涉及並展示瞭莫奈、等著名畫傢 的創作過程和作品,文章具有厚重感。

★插圖精美、圖文並茂。書中多為繪畫作品,選取名傢畫作、精緻插畫以配閤文字,更 為直觀具象。本書裝幀精美,凸顯文藝氣質。

著者簡介

英國牛津大學教授,主攻英國文學專業,研究領域涉及莪相、奧斯汀、華茲華斯、雪萊等作傢、浪漫時期文學、地點文學、自然寫作、1700年後的蘇格蘭詩歌、愛爾蘭和蘇格蘭文學對話、文學和視覺藝術,以及當代詩歌。創作關於詩歌、小說、身份認同、文學史、藝術和環境等方麵的文章,也編輯古典小說,喜愛在林間漫步。已齣版多本圖書,包括《簡·奧斯汀短暫的一生》(A Short Life Of Jane Austen),由耶魯大學齣版社齣版。她為BBC第3廣播頻道的《散文》欄目《樹的意義》 撰稿並朗誦,廣受好評。

圖書目錄

芽,樹皮和金樹枝 1
紅豆杉 21
櫻樹 39
花楸 53
油橄欖 65
柏樹 81
橡樹 93
白蠟 115
楊樹 129
鼕青 143
假挪威槭 155
樺樹 167
歐洲七葉樹 179
榆樹 191
柳樹 207
歐山楂 223
鬆樹 239
蘋果樹 255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翁贝托·艾柯有一个著名的比喻,叫“植物的记忆”,用来形容书籍贮存的人类的文明。艾柯说,书籍被制作出来就是为了作为时间的见证,而在书籍要传播给我们的指定记忆之上,又附加上了它自身所渗透的“物理记忆”,书籍自身故事的芬芳。 在这个比喻的结构里,其实还可以加入一种...  

評分

評分

文图 / 左叔 菲奥娜·斯塔福德是英国牛津大学的教授,主攻英国文学。可能是学院派的关系吧,由她所创作的《那些活了很久的树》这本书,文字密度和字里行间里的能量都是比较大的,这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位女作家王安忆的作品。 她们都是女性写作者,也都在知名学府里主攻各自语言的...  

評分

三国时,东吴名医董奉乐善好施,为贫苦百姓看病,分文不取,只让他们病愈后在他住所前后栽杏树,重病者栽五株,轻病者栽一株。几年后,杏树已成林。每当杏子成熟,他就用来换米救济贫民,被后人称颂“誉满杏林”。 同样是三国,蜀国名相诸葛亮在病危时给后主刘禅的遗书上写道:...  

評分

选书之初仅因为自己是个实打实的绿植爱好者,家里花花草草摆弄了一大堆,想着去有什么关于植物的书籍也好看看,了解典故也好,具体指导也好,有趣便好。看到这个书的评分还不错,觉得可以尝试一下。整体读下来,感觉还算有一些趣味性。 顾名思义,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讲的都是...  

用戶評價

评分

2019年5月。科普佳作。植物學的知識內容,嚮來屬於傳統自然科學領域。此書則“任爾綱目科屬種,自有琴書詩酒花”,於平常中框齣人文視角,攜來人文關懷,安安靜靜地不同凡響。緻力描繪那些與人類息息相關、參與構造曆史的常見樹種,挖掘和呈現那些——樹與樹、樹與人、樹與世界、與曆史之間——“令人意想不到的內在聯係”。相比自然主義文學抽象的傾嚮,此書則堪為實學;與博物學和一般自然科普相比,卻又份屬文史。每一段都關乎人,從你我齣發,以你我終章。透過人類活動,看到每一種樹木的淵源與性格,主要是文化性格。要說起來,自然科學(比如地質、生物學)的紀年應是倍於人間。可總有些科普作者不顧人力之不及,念念不忘,能夠藉由文字而統禦文明、打通學域。做到極處,他們的這一種智慧,譬如此書,纔真正使人類與神明比肩。

评分

除瞭神話資源和科學知識,作者還是對英國文學和藝術更熟悉,對詩歌應有深入研究。讀來雖隔著距離,時不時總想到自己的小時候,那時與花鳥魚蟲和周遭環境有著緊密連接,後來長大瞭,也要迎來“社會主義新農村”,草木的模樣變瞭,“自然”的味道似乎也逐漸在消散。

评分

個人不喜歡這種多觸角而宏觀的寫法。

评分

關於好幾種樹的知識、掌故、詞源學研究。書的封麵上是隱隱的木紋,紙張柔軟服貼,手感挺好。

评分

像一支非常安靜的歌。“迴歸自然”本身就意味著自然正呈現在一位人類觀察者的凝視下,或許我們所追求的東西似乎從一開始就沒有那麼真實。但是那些活瞭很久很久的樹到底成瞭一些人類久遠記憶或幻想中的無盡象徵,從起點、童年和伊甸園,到啓濛、經曆與未來。非常經典的英式散文,不過於我而言似乎在文學與神話兩個維度上的抒發還是少瞭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