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知识分子 李大兴 随笔集 随笔 生命记忆 述往 美国 散文~随笔
发表于2025-04-12
诗与远方的往事今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天石、柏桦、野夫联袂推荐,李锐作序。 李大兴一个又一个的故事,以及意味深长的喟叹,兼具历史感和文学性。
编辑推荐
这本回忆录性质的散文集,记述了李大兴先生自童年至中年时期的人生瞬间,既有年少时分的懵懂和梦想,也有中年的离愁和无奈,文字清婉,思想深邃:人生如同一曲离歌,相聚有泪,离别无悔。
内容简介
本书是李大兴先生的随笔散文集。是《在生命这袭华袍背后》的姊妹篇,而涵盖的时空范围更广。书里收集的29篇文章,是2016年到2017年发表在《经济观察报》《读书》《财新周刊》上的部分作品,每一篇独立成篇,但在时间和内容上有着内在的联系,自成体系。本书分四个部分,即红楼往事、七号大院、留日片段和美国笔记。作者在写个人经历回忆的同时,展现的是一代人经历的回忆。文章描述细腻真实,大事小情追忆人事浮沉。文稿语言生动,笔触动心,在体现鲜活生活的时候也能让读者感受到深深的时代感和作者的不懈追求。
李大兴。旅美华人作家。著名民国史专家李新先生之子。
奢侈的回忆与回忆的奢侈。前者,是因为作者所回忆的前尘往事,特别是关于那些在50-70年代洪流下被撕裂的灵魂和破碎的肉体,关于人民大学建国后的历史等,令人唏嘘感慨。但,这些回忆是奢侈的,因为这些凡人小事,在当时已经算是幸运了;而后者,是因为作者很快就能去日本美国留学,这构成了他在今天可以抱着纯粹命运莫测的心态,来回忆过去的岁月,但绝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机会。所以,我对书中所反映的那些“口述史”式的内容,反而只是淡淡翻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只对作者所谈论的“流逝感”有共鸣,对作者频频引用的诗句和歌词有共鸣。这就够了吧。
评分奢侈的回忆与回忆的奢侈。前者,是因为作者所回忆的前尘往事,特别是关于那些在50-70年代洪流下被撕裂的灵魂和破碎的肉体,关于人民大学建国后的历史等,令人唏嘘感慨。但,这些回忆是奢侈的,因为这些凡人小事,在当时已经算是幸运了;而后者,是因为作者很快就能去日本美国留学,这构成了他在今天可以抱着纯粹命运莫测的心态,来回忆过去的岁月,但绝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机会。所以,我对书中所反映的那些“口述史”式的内容,反而只是淡淡翻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只对作者所谈论的“流逝感”有共鸣,对作者频频引用的诗句和歌词有共鸣。这就够了吧。
评分文字是美的,感觉也有,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不咋喜欢这种大院子弟忆前人,有种隔靴搔痒的感觉。
评分旅美知识人李大兴先生的最新随笔集,其中的文章,先前都在《经济观察报》《读书》《财新周刊》等一线媒体刊发。全书按照作者的不同生命阶段,分为四个部分,以不动声色而暗含深情的文字,讲述作者童年和少年在北京知识家庭的成长经历,以及中年留学日本和旅居美国的诸多生命记忆。众多文化名人的生活细节,北京与中国数十年间的家国社会变迁,以及那些触动人心的记忆与情感,都浓缩在这本小书的凝炼文字里,值得反复细读。
评分亲历的故事,有温度的历史
高晓松的名句“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曾几何时触动了众多70后、80后的心灵,更甚至于影响至今。是啊!有诗,有远方的地方注定着可以有美好精彩的发现。美好的事物会让人憧憬,让人热血沸腾,让人激昂蓬勃地充满无懈的斗志与动力。 当看到借由这个名句有着...
评分一 长大以后我才明白,七号大院的住户从皇亲贵胄到贩夫走卒、从饱学鸿儒到几乎不识字的干部、从曾经的地下党潜伏特科到如假包换的国民党简任官员,什么人都有,恰好应了十年浩劫里革命小报上经常出现的对联:“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 然而五六岁的我自然谁是谁都分不清,...
评分 评分“诗与远方”火起来是因为高晓松那首歌,但是总是把“诗与远方”和“眼前的苟且”对立起来,一定是对矮大紧同学的误读,“诗与远方”应该还有很多不同的配搭,还可以和很多不同的词组组队,比如,李大兴老师的“往事今宵”。 如果说,还是什么言之无物的句子能瞬间暴露年龄,这...
评分一 长大以后我才明白,七号大院的住户从皇亲贵胄到贩夫走卒、从饱学鸿儒到几乎不识字的干部、从曾经的地下党潜伏特科到如假包换的国民党简任官员,什么人都有,恰好应了十年浩劫里革命小报上经常出现的对联:“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 然而五六岁的我自然谁是谁都分不清,...
诗与远方的往事今宵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