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明

探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文出版社
作者:陈时龙
出品人:
页数:298
译者:
出版时间:2019-5
价格:49.8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7551006
丛书系列:华文通史
图书标签:
  • 历史
  • 明朝
  • 明史
  • 人物
  • 好书,值得一读
  • 陈时龙
  • 感兴趣
  • 想读,一定很精彩!
  • 探明
  • 探索
  • 发现
  • 知识
  • 学习
  • 科学
  • 冒险
  • 智慧
  • 成长
  • 理解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精选朱元璋、朱棣、胡濙、汪直、唐寅等十位明朝人物进行解读,以他们的生平事迹串联起一部大明史,通过对人物生存轨迹的描写和对其动机的分析以及对其行为影响的探究,深入呈现了明朝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民生等各方面的变迁。这十位人物参与了整个明朝276年的社会演变,他们的沉浮起落映射着明朝的兴盛衰亡。读懂了这十位人物,就能明白整个大明王朝的运行逻辑。

作者选取了十位明人将完整大明史串联起来,通过对人物行为前因后果的分析,发现明朝兴盛衰亡的深层原因。作者陈时龙为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专研明代思想史和政治史,治学扎实,值得信赖。全书观点条分缕析,立论有据,文字风格平易,适合大众阅读。

朱元璋代表农民与官僚机构为敌?

靖难之役后,朱棣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走出篡位的阴影?

七朝元老胡濙为什么不为人熟知?

为什么明宪宗要纵容汪直创立西厂?

唐伯虎点秋香和王阳明有关?

为什么王阳明提倡“邪说”却进了孔庙?

严嵩为什么由众望所归变得人人切齿?

张居正动了谁的奶酪?

崇祯不杀袁崇焕,袁崇焕能实现自己的承诺吗?

钱谦益果真是生难死易?

作者简介

陈时龙,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明代思想史、明代政治史,著有《明代中晚期讲学运动(1522—1626)》、《明代的科举与经学》、《正说明朝十六帝》(合著)等。

目录信息

朱元璋:大明王朝的缔造者
一、从僧钵到皇权:朱元璋的奋斗史 / 003
1. 有了自己的班底 / 004
2. 有了稳定的根据地 / 005
3. 高筑墙、广积粮和根据地建设 / 008
4. 清晰一贯的军事战略 / 010
5. 表面看是“天运”,根本上是“人心” / 012
二、皇权与“家天下” / 015
1. 皇帝成了自己的丞相 / 015
2. 杀功臣:清除所有“潜在”威胁 / 020
3. 封建诸子:共同“拱卫”大明天下 / 025
三、重典治吏与士大夫的集体失语 / 030
1. 与官僚机构为敌 / 031
2. 监视和恐怖加剧的年代 / 033
3. 寰中士夫不为君用之法 / 036
朱棣:大视野与帝国想象
一、继承祖制还是突破? / 042
1. 从反对削藩到变相削藩 / 043
2. 设内阁代行相权 / 046
3. 委任宦官参与政治 / 049
二、篡夺阴影下的突围之一:文治 / 051
1.“奉天靖难”的构筑 / 052
2. 改《实录》:皇位继承的“合法性构建” / 053
3. 修《大典》和《大全》:笼络文士与粉饰太平 / 057
三、篡夺阴影下的突围之二:用事功支撑起“大帝”的形象 / 060
1. 多角度的外交:塑造天下共主形象 / 061
2. 军事征伐:以扩张证明实力 / 063
3. 北京为天下之中:朱棣的帝国想象 / 065
胡濙:模糊的身影与诡秘的政治
一、高明的暗访者:作耳目,治心病 / 072
1. 从前朝进士到新朝宠臣 / 072
2. 皇帝的暗哨与民意的传声筒 / 074
3. 将“大疑”默为消融 / 076
二、处君臣父子间,小报告有大智慧 / 078
1. 使命的荣耀和危险 / 078
2. 胡濙的对策:密疏可对天日 / 080
三、从幕后走向前台:被忽视的辅政重臣 / 082
1. 承平时的基石 / 083
2. 关键时刻的“老臣” / 085
四、天有二日时,需要怎样的“生存法则”? / 086
1. 故主情谊 / 087
2. 易储时的沉默 / 089
3. 置身事外的无奈 / 090
汪直:明朝特务政治的缩影
一、权力之源:皇帝的需要与信任 / 095
1. 皇帝亲近身边人 / 096
2. 皇帝需要一个能互补的心腹 / 098
二、西厂:不仅仅是皇帝的耳目 / 100
1. 在妖异的氛围中登场 / 100
2. 不受限的权力会变味 / 102
三、西厂与文官集团的博弈 / 104
1. 西厂对文官政治的挑战 / 104
2. 西厂的胜利 / 108
四、远离皇帝的西厂不能存在 / 110
1. 忘本:远离权力的中心 / 111
2. 被权力抛弃 / 113
唐寅:另一种文人形态
一、从文人必经的科举路解脱 / 118
1. 竞争加剧时,科举弊案生 / 118
2. 功名似乎唾手可得 / 120
3. 梦断科场案 / 122
二、还有别的路可走吗? / 125
1. 都市繁华与文化消费 / 125
2. 在文人画与职业画之间游走 / 127
3. 成为“有素养的职业画家” / 129
三、风流而兼道学:心学潮流影响下的士人 / 131
1. 大节不亏,心持正道 / 132
2. 小事不拘,任真风流 / 134
王阳明:自我与社会
一、王阳明的个性与成圣之志 / 139
1. 要做“乐”的学问 / 140
2. 做天下第一等事 / 142
二、政治挫折与王阳明心学的形成 / 144
1. 政治挫折与人生转向 / 145
2. 勘透生死的龙场悟道 / 146
3.“知行合一”与“心即理” / 149
三、思想传播的两翼:事功与讲学 / 150
1. 事功成就学术 / 151
2. 思想的完善与传播 / 153
四、思潮激荡百年 / 156
1. 提倡“邪说”却从祀了孔庙 / 156
2. 背离了正统却收获了社会 / 158
3. 解放自我同时却破坏了秩序 / 160
严嵩:在皇权的阴影下
一、走出钤山堂:声誉是无形的资产 / 165
1. “钤山堂养望” / 166
2. 得委重任 / 168
二、被扫荡的士风:堕落成为多数人的选择 / 170
1. 皇权碾压文官政府 / 171
2. 皇权大张,士风颓靡 / 172
三、官阶向上灵魂向下:走向权力中心 / 175
1. 迎合帝心初获赏识 / 175
2. 以皇帝称心如意为办事宗旨 / 177
四、焦点只有一个:获取权力、巩固权力、寻租权力 / 179
1. 青词宰相 / 179
2. 党同伐异巩固地位 / 181
五、恶劣的先例:清算前首辅和自己被清算 / 184
1. 得宠与清算夏言 / 185
2. 败由失宠 / 187
张居正:被扑灭的“希望之光”
一、通向巅峰之路 / 193
1. 嘉靖遗诏 / 193
2. 内阁中的新人 / 198
3. 六年的隐忍与等候 / 201
二、张居正时代:以集权推动改革 / 204
1. 新首辅和他的内阁 / 204
2. 考成法与政治改革 / 207
3. 清丈田亩与一条鞭法 / 210
4. 边防的整顿 / 212
三、清算张居正:也清算掉了帝国中兴的希望 / 214
1. 张居正之死与皇帝亲政 / 214
2. 墙倒众人推——倒张居正运动 / 217
3. 抄家 / 220
4. “世间已无张居正” / 224
袁崇焕:督师之死与君臣解体
一、名将的崛起 / 230
1. 当努尔哈赤遇上袁崇焕 / 231
2. 孤城抗后金 / 233
二、名将的隐退 / 236
1. 关内外军事尽付袁崇焕 / 237
2. 偶然的胜利可以复制吗? / 239
3. 庙堂掣肘与名将隐退 / 241
三、名将的悲剧 / 243
1. “五年平辽”:致命的许诺 / 244
2. 督师的三桩死罪 / 246
3. 主上有好杀之“德” / 249
钱谦益:在党争与国难的旋涡中
一、东林党:钱谦益的政治标签 / 255
1. 东林书院与东林党 / 256
2. 《东林点将录》中的“浪子燕青” / 257
二、阁讼与崇祯帝对党争的猜忌 / 260
1. 卷入政治旋涡的中心 / 260
2. “有党”和“无党” / 262
三、国破复出:失节 / 265
1. 诗酒风流还能延续多久? / 265
2. “以门户荐非门户” / 266
四、做不成遗民,却成了“贰臣” / 268
1. 果真是“生难死易”吗? / 268
2. 在降臣与遗民之间徘徊 / 270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历史上的每个朝代都有闪光点,可大明朝有些尴尬。军事不如汉朝,繁荣不如唐朝,经济不如宋朝,领土不如元朝。毛主席词里的风流人物,也只提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有后来的成吉思汗,忽略了明朝君主。 明朝在大众的印象中,最深刻的大概有“乞丐皇帝”,“奇葩皇帝多”,...  

评分

评分

说起明朝,可以说是在民间老百姓中声望最高的。从我未启蒙起,就经常听乡里乡亲讲起那个放牛娃朱洪武。什么天快亮时,又陡地黑下去一会,才大亮,是因为朱洪武去地主家偷粮,老天爷为照顾放牛娃朱洪武才把天又弄黑了一会。什么朱洪武把地主家的牛偷吃了,把牛尾巴埋在地上,骗...  

评分

评分

文/郑云鹏 《探明:他们的明朝》一书是著名明史学者陈时龙最新力作。这本书精选明朝有影响力的十个人物,这十个人物是朱元璋、朱棣、胡濙、汪直、唐寅、王阳明、严嵩、张居正、袁崇焕、钱谦益。这十个人物有着八种身份,也就是帝王、尚书、太监、画家、哲学家、首辅、名将和文...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的历史功底真是令人惊叹,可以看出为了写这本书下了很大功夫

评分

一本以人物为纲关涉全局的明代史!

评分

作者有着极高的研究资历,看这本书写出了他内心的想法

评分

话说朱棣果真如历史中描写的那样是一个篡权夺位的小人吗

评分

历史是面镜子 告知我们过去 告诫我们未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