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进入了重要的转折期,商业模式和社会结构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印刷术及造纸技术扩大了纸媒的影响力,媒体开始左右人们的生活;工业革命改变了原有的城市格局,社会阶层悄悄发生了变化;移民文化融入了美国主流文化,城市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不断增强。城市的蓬勃发展成为美国繁荣发展的缩影,并默默地影响着美国的未来。
茱莉亚·瓜尔内里,美国社会与文化史学家,耶鲁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学院研究员,并在该学院教授美国文化史,其主要研究方向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史。
译者
李瑞,齐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师。曾参与编纂《大学英汉实用翻译教程》《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百科辞典》等图书。
初看题目,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吸引人或者值得一读的地方,相反,倒是觉得在网络时代的今天,还能通过传统媒体反映社会发展的作品有点脱离社会,但是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本可以让人逐渐进入状态的好书。 本书描述的历史时期是1880年-1930年间的美国报刊业发展历程,通过对美国整...
评分当我们回首往事,就会发现无论是对个人、城市、国家、还是时代,都会有那么一些被称为转折期的关键时刻。要么爆发,要么突变,要么颠覆,只有在正确判断,成功经历过这个时期之后,他们才能进入某种新阶段,展现出成就、影响力和前景可观的未来。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就...
评分 评分1880——1930年这五十年里,纸媒体的出现与发展对美国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报纸覆盖下的美国五十年,不仅在城市上有所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它是这个转折时代下的见证者与记录者,是信息的仓库,更是变革的工具。本书主要是讲了在纸媒体发展下的美国五十年,作者...
评分《大转折时代:报纸覆盖下的美国五十年》讲述了1880年至1930年间美国报纸的发展和城市化变革的历史。 报纸出现的早期还是平平无奇的,因其一些特殊阅读要求,早期的报纸价格昂贵,还有印刷的缓慢等一些经济和技术原因在内,那时候的报纸有,但是发行量并不多。而且美国早期的报...
后版本渐渐有点车轱辘话重复说,啰嗦了些。“报刊商是为了赚钱而不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论点真的非常真实了
评分草草一读没看进去
评分历史总是实在的,多往前看看,你会发现,现代的发现中很多套路和模式都能找到他最初的样子。那为什么一百年了,社会发展如此迅速,为什么套路没变呢?因为促使这些变革的因素都是消费者主导的市场选择,而人性在这个过程用永远不会改变!
评分封面上写的“一本超好读的美国转折史”我大概是一个字都不信的,首先并不好读,其次更接近一本宏观的1880-1930美国新闻史。从小读报,长大成了广告狗,比较戳中我的是“商业运作”和“城市精神”。报刊广告使得一种商业模式和风格应运而生,看到一些平面广告,无论设计还是字体都能很清晰的界定它的时代。想念每天放学读《楚天都市报》的日子,追着副刊连载直到看完整本书,每次改版都好像顺带改变了我的生活。纸媒式微,都不会有以后可言了,情怀而已。
评分草草一读没看进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