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百年来操控亚太格局的幕后之手
《纽约时报》百万级畅销书作者力作
...................
※编辑推荐※
21世纪太平洋西岸的局势波诡云谲
东亚的隔阂、南海的纷争
这层层危机与矛盾
早在百年前的巡游中已埋下伏笔
看美国如何在遥远的大洋彼端拨动亚太地区的政治走向
...................
※内容简介※
1905年,西奥多·罗斯福派出一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政府代表团,出使西太平洋沿岸国家。这支使团由战争部部长威廉·霍华德·塔夫脱率领,以罗斯福总统长女爱丽丝·罗斯福为形象大使,巡游夏威夷、日本、菲律宾、中国、朝鲜等国家和地区,名义上传播雅利安文明,实际却是罗斯福建立美国太平洋霸权、走上海权崛起之路的开端。在长达数月的巡游中,塔夫脱在罗斯福的授权下,与日本密谋瓜分中国、朝鲜、菲律宾等太平洋殖民势力范围。
作者认为,1905年的巡游是“二战”太平洋战争的隐源,是塑造当今亚太地区格局的伏笔,对20世纪的美国乃至当代国际关系格局都有深远影响。
...............
※推荐语※
我们的未来,将更多取决于面对中国的太平洋地区,而不是面对欧洲的大西洋地区。
——西奥多·罗斯福,1905
西奥多·罗斯福一直以卓越的国内改革家和自然环境保护主义者的形象示人,而詹姆斯·布拉德利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罗斯福的外交扩张政策、种族理论以及所谓的民族阳刚气概进行评判。本书立意鲜明,独具新意,是对历史的一次完美修正。
——《纽约时报》书评
詹姆斯·布拉德利(JamesBradley),美国著名历史类畅销书作家,威斯康星大学东亚史硕士。其父是在硫磺岛战役中将美国国旗插上硫磺岛的六人之一。先后出版多部作品,其中《父辈的旗帜》《飞行员》先后名列《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第一,《父辈的旗帜》被翻译成德、意、日、西等多国语言,并有同名电影上映。
昨天中午到的货,刚刚读完. 其实一开始误以为是1909年的那次大白舰队环球行而脑热下的单,但后来回忆起之前看的一些文章里提到过1905年的这次巡游. 对于里面的美国外交政策,感觉与以下资料结合起来读会对作者(也许吧?)有更深的理解: 1. 《大外交》基辛格 2. 《雅尔塔体制...
评分昨天中午到的货,刚刚读完. 其实一开始误以为是1909年的那次大白舰队环球行而脑热下的单,但后来回忆起之前看的一些文章里提到过1905年的这次巡游. 对于里面的美国外交政策,感觉与以下资料结合起来读会对作者(也许吧?)有更深的理解: 1. 《大外交》基辛格 2. 《雅尔塔体制...
评分国际关系中亚太地区毫无疑问是重中之重,然而现代国际关系中只有美国及早的发现了这一点,当然这与美国的领导人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美国来讲,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亚太地区就像一片待开垦的土地,此时的亚太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和经过工业革命并且建立民主制度的美国相比...
评分《1905帝国巡游》读后感 文/殊聿 民族的从来不是世界的,民族的就是民族的,只有民族强大了才能向世界输出。 这本历史书围绕1905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为其政治目的所促成的一次美国的公费旅游,详细介绍了美国在100年前是如何在亚太地区布局,书中揭秘了大...
一百年前的亚洲巡游之旅,原来是下了一盘大棋,美国倚强凌弱的嘴脸,在那个年代表现的淋漓尽致。
评分悲剧一样的历史写作,有设法刺激读者之嫌。菲律宾篇章几欲落泪。失败外交,既激怒中国,又疏离日本。警惕过度文明。对狂热有冰冷的羞耻。(实习时读完,可见蛮闲)
评分本书作者的父亲,就是著名的那幅将星条旗插上硫磺岛的照片的六名美国士兵之一(只不过这张照片是事后摆拍)。本书作者通过西奥多罗斯福指挥继任者塔夫脱的1905年东亚之行,讲了美国的种族主义扩张历史,讲了美国在菲律宾犯下的累累罪行,写了纵容日本吞并朝鲜,平衡日本和俄国在中国的利益,以及美国从19世纪末就开始的对华人的歧视和迫害。基本整本书就没说美国和老罗斯福什么好话。基辛格在大外交的序章中,也把老小罗斯福和他们之间的威尔逊总统视为塑造美国外交政策最为重要的国家领导人。而《博物馆奇妙夜》缺通过大众传媒的方式塑造了一个正义、勇敢、谦和的老罗斯福总统形象。无独有偶,国内也有学者在介绍美国20世纪处的中美关系史的时候,着重强调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和传教士对中国的友好和对中国现代化的帮助,而无视真实的历史。
评分能看到许多惊人的史实,很值得一看!
评分西方世界对某种文化的狂热从来不是出于好意、好奇或意外。没有哪国的政治手腕不是惺惺作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