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北宋前期对辽作战为研究对象,系统借鉴当代军事战略理论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有机地结合原始史料进行分析,从战略思维与文化、战役法、战术传统等层次分析宋辽战争的得失。不仅澄清了宋初军事史中的若干疑点,而且跳出了传统史学叙述中以“强干弱枝”“重文轻武”或“先南后北”等粗略解释北宋对辽战争屡屡受挫的窠臼。提出,宋初对辽战争在不同时期体现出急速攻取、弹性防御、弭兵休战等不同取向和特征,其间也曾掺杂着和平解决的努力和可能性。而这些特点的出现又是在不同层面上受到战略思维、五代军事传统遗留、文人政治等因素的影响。
曾瑞龙,香港中文大学文学士、哲学硕士,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哲学博士,专攻宋代军事史,生前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主要著作有:《宋朝史论》、《拓边西北:北宋中后期对夏战争研究》等,及学术论文多篇。
以西方战争理论为工具,从战略角度研究中国古代的战争战略问题,堪称可贵的探索。此书引征可谓庞杂,论据也颇具诱惑力,虽然结论仍有值得商榷之处。从宋辽战争中的各次战役来看,宋军的胜败成因非常复杂,它既与作战时机的选择是否得当有关,也与战场指挥、将领之间的...
评分以西方战争理论为工具,从战略角度研究中国古代的战争战略问题,堪称可贵的探索。此书引征可谓庞杂,论据也颇具诱惑力,虽然结论仍有值得商榷之处。从宋辽战争中的各次战役来看,宋军的胜败成因非常复杂,它既与作战时机的选择是否得当有关,也与战场指挥、将领之间的...
评分读过曾先生这两本书的电子版,印象模糊,所以读纸质版时并无特别期待,可读完后却深感叹服。 宋代积弱,历来以为是兵不见将、以文制武、外交求和、军队软弱的结果,这其实是明清史家的误会,相沿不改,这就忽略了赵匡胤曾长期专任边将,后来即使文人守边,也是各国通例,且这...
评分阅读者:童生-古丹(学号:Y003) 书评:1篇,年度书评:1篇 这本书非常牛,为什么呢? 从名字就能大概看出来,是一本讲北宋初期宋辽军事斗争的书。这本书与其他的类似的研究古典军事的书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军事史本身在断代历史研究中属于小众、冷门的领域,很大程度...
用西方战略理论分析宋初形势,读后颇受启发,但强行注入仍显僵硬,有文人论兵大而无当之感。一是沙陀蛮族注入的尚武精神一直燃烧至后周,五代之战力不逊于契丹,无怪乎平定南方各国不费吹灰之力。二是历史多是后人之retrospective ,缺乏contemporary view。三是赵光义得位不正,其为人远逊于其兄,北宋诸多问题均源自于宋太宗
评分非常务实而有创见,有力打破了“强干弱枝”“重文轻武”“先南后北”等传统解释的局限,读后所获启发也不限于军事。略有不足的是,作者行文啰嗦(但层次清晰),章首空降理论则有主题先行之嫌。
评分再版得一蟹不如一蟹,脚注非要改成尾注,凭空增添阅读难度。
评分看一遍也太浪费了
评分用西方战略理论分析宋初形势,读后颇受启发,但强行注入仍显僵硬,有文人论兵大而无当之感。一是沙陀蛮族注入的尚武精神一直燃烧至后周,五代之战力不逊于契丹,无怪乎平定南方各国不费吹灰之力。二是历史多是后人之retrospective ,缺乏contemporary view。三是赵光义得位不正,其为人远逊于其兄,北宋诸多问题均源自于宋太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