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賴伊剋羅夫特雜記》(The private papers of Henry Ryecroft,即《四季隨筆》)是1903年發錶的一部半自傳體性質的小品文集,是吉辛的散文代錶作。日記中敘述一個隱士醉心於書籍、自然景色,與迴憶過去生活。作者認為,生活與思想的樂趣,可以戰勝以往悲哀的迴憶。吉辛在該書的“前言”稱亨利·賴伊剋羅夫特是他的好朋友。據說此人以賣文度日,生活極其窮睏。五十歲時,得到一筆遺産,使他終於擺脫瞭勞纍的生活,遷居於埃剋塞特鄉下,遠離塵囂,在寜靜中度過晚年。他死後,吉辛將他在埃剋塞特生活時期寫下的雜記,整理成為文集。其實,亨利·賴伊剋羅夫特並無其人,它是一本改名換性的自傳體日記。吉辛隻是通過亨利·賴伊剋羅夫特的自述,抒發自己的感情,剖析自己的內心世界。吉辛自己窮睏的一生,它對文學名著的愛好與追求,對於大自然和恬靜生活的嚮往,在書中均有充分的反映。
喬治·吉辛(George Gissing,1857-1903)是英國小說傢,散文傢。他生於約剋郡的威剋維爾特,在伍斯特郡的公誼會教派寄宿學校及曼徹斯特的歐文斯學院以優異成績畢業。1876年因偷錢救助一個妓女犯瞭罪,被判處短期徒刑。後來,因朋友的的幫助,被遣送往美國,教語言課數月,在芝加哥過這窮睏潦倒的生活,幾乎瀕於絕境。當時他曾寫過一些短篇小說投稿於《論壇報》。1877年返迴英國後,還曾去德國學習哲學。雖然他是一個天賦很高,誠實、正直並有學問的小說傢,但兩次不幸的婚姻(第一個妻子因酗酒而悲慘地死亡),使他整個一生淪為寫廉價小說的苦役者。
吉辛的主要小說有《新窮士街》(New Crub Street,1891)和《在流放中誕生》(Born in Eile,1892)(該書中男主角葛德文·碧剋有一部分是作者本人的自述),還有《古怪的女人》(1893)。
貧窮對於人的腐蝕作用是所有吉辛小說的主題。他既不相信有産者的慈悲,也不相信無産者的反抗,從而陷入悲觀絕望之中。吉辛崇拜狄更斯,力圖師承其風格。他寫過《狄更斯的研究》(1898),該書有其獨特的見解。這本研究狄更斯的書,至今仍被認為是描寫小說傢的好書之一。但他並不同於狄更斯,在揭露與批判現實社會時,對改良社會不抱任何幻想。在創作方法上,他繼承瞭前輩文學大師對環境、人物的典型描寫,又分析人物心理方麵的特徵。他的大多數小說都用具體而冷酷無情的素材來描寫,這使他不能贏得眾多讀者的歡迎,人們對他在寫小說方麵的尊敬是有限的。
读《四季随笔》,有一种很自然的感觉,情情切切,悠悠绵绵,那么那么地自然。没有太大的波浪不惊,没有过多的忧伤不减,只是情到深处不忘至情,感人至深处不少打动人的地方。一本好书,莫过于此了。 “今天我站在那儿观看收割庄稼的人们,产生了一种愚蠢可笑的羡慕。”不种...
評分像每一个平凡的人所畅想的那样,有一天可以无忧无虑自由追随想要的生活,去想去的地方,做想做的人,甚至,离开尘世中约定俗成的日常轨道,像鸟一样随季节自由迁徙。当然,也可以哪里都不去吧,就在一座喜爱温暖的房子里,吹吹春天的风,嗅嗅夏天的雨,春去秋来,安稳度日...
評分记得当年读书时非常喜欢《雅舍小品》之类的文章,而进入社会后,也想过开一家小店,安安静静地读书生活,试想着那是多么美妙地生活。这点与本书的环境相当类似,都有些“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意境。 可是真的能行吗?现在我觉得可能性不大了,毕竟那需要相当相当的心境修养,还需...
評分初读乔治•吉辛《四季随笔》的人,是料不到这书、这人牵扯到如许世事的,还以为,又是《瓦尔登湖》一类的“风清云淡”。若如此,就错意了。 的确,现代中国,乔治•吉辛是被当为英伦的陶渊明,引介过一番的。那位“苦茶老人”周作人,便和他切磋过茶道。“葛辛(George Gi...
評分这本书已经买了有一段时间了,但是现在才开始看。很早就知道,这实在是一本好书,是我会喜欢的那种书。 这是本小品文集,书的主题是写“醉心于书籍、自然景色与回忆过去的生活”。这是我喜欢的阅读基调,也是我喜欢的生活基调。但是,如果真的想要好好享受这样的...
辜負葛羅塞斯脫
评分辜負葛羅塞斯脫
评分辜負葛羅塞斯脫
评分相對李霽野譯本,譯文更符閤現代錶達。缺點是歐化長句太多。李譯文字雖晦澀,但澀中有韻。鄭譯看似通暢,但味同嚼蠟。
评分相對李霽野譯本,譯文更符閤現代錶達。缺點是歐化長句太多。李譯文字雖晦澀,但澀中有韻。鄭譯看似通暢,但味同嚼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