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杰·古尔德,“古尔德相貌平凡,平凡得近乎有几分猥琐。他身材矮而胖,红润的脸上油光光的,上面点缀着一个蒜头鼻子和一抹卓别林式的胡子。当我看到他的时候,他正穿着一条皱巴巴的裤子,套着件牛津衫,看起来就像是一位心不在焉的老派教授。但只要他一开口说话,所有那些平凡的假象就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他谈话的时候,常给人一种心神不宁的印象,仿佛并未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所讲的话上。我有一种强烈的印象,就是单纯的谈话绝对不足以占据他的心神,他头脑中的高水平程序,总是在话题的前面悠闲地散步,从容地四下探测着,尝试着谈话可能出现的主题,搜寻着一系列新的论据、类比和格言。我觉得不论我的思想走到何处,古尔德总会在前面等着我。”
自然史沉思录:在过去的时间里,科学之手对于人类朴实的自恋有过两次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是认识到我们的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大得难以想象的宇宙体系中的尘埃……第二次是生物学的研究剥夺了人类特创的特殊优越性,将人类废黜为动物的后裔。若干年后,对于人类自恋的第三次重大打击又将是什么呢?
亿万年的地球巨变,毫微间的存亡一瞬,都因古尔德的生花妙笔跃然纸上。
《熊猫的拇指》,古尔德“自然史沉思录”系列又一部精彩之作,包念31篇短小精练的科学小品文,纵论进化理论、二迭纪灭绝、幼态持续、异速生长、发育的遗传调控、科学史等广泛话题。亿万年的地球巨变,毫微间的存亡一瞬,都因古尔德的生花妙笔跃然纸上。惊叹之余,不妨用一句法国名言安慰自己:变化的东西越多,就有越多的东西保持不变。
进化,这个词本身就带有误导性,让人类误以为今天的自己站在进阶金字塔的顶端。科学领域的教条主义不知从何时起已经显露出中世纪教廷般的顽固与傲慢。幸好有一批古尔德这样冷静的科学家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在西方学术界开始了全面的反思,包括自然科学、哲学、文化…… 由于...
评分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书,甚至可以这么说了,它所带给我的触动,可能是我接触生物学以来最大的。 真相……永远是让人感叹的,它存在于每一个领域的误解之中,是足以使偏见和肤浅冰消雪融的温暖,从覆盖在其上的枯枝烂叶中将其挖掘出来……没有比这更感染人心的了。 带着好奇去看...
评分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进化论的概念还停留在达尔文的时代;谈及现代的生物学进展,脑子里冒出来的只有基因编程等高大上的名词。 读过之后,才明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并未取得完美无瑕偶读一直认同,在很多细节上,都被反复斟酌过;而谱系学和分类学在现代还在被反复修改。
评分一句话概括:古尔德”自然沉思录“系列之二。 读后感: 我们都知道进化论,但知道名字并不意味着了解其内涵。 受过一些基础教育之后,我们可能会很自信的认为,进化论就是我们所想的那么一回事。进化论本来就很简单,不是吗?如果我们这么想,进化论的确很简单...
评分本书的主要篇幅无疑是在阐述进化论:澄清进化论的一些观点,将之与一些看之相似实则不同的主义进行比较,以及对一些不同声音的回应。 但毕竟进化论是个在很多地方都会被讲故事一样涉及到的理论,所以我想先说一些别的:科学哲学与生物学科普知识。 很明显的,古尔德先生绝对不...
琐碎到抑郁。
评分书应该是好书,但是这翻译还有那别字,看得好艰难。。。
评分前半部对进化论的讨论尤其精彩。后半部对古生物的讨论略深,但还能做到趣味和知识性并存。
评分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评分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