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识老子与《老子》

重识老子与《老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尹振环
出品人:
页数:385
译者:
出版时间:2008-2
价格:54.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100057257
丛书系列: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
图书标签:
  • 尹振环
  • 中学古典
  • 老子
  • 思想史
  • 国学
  • 先秦史
  • 专著
  • 老子
  • 《老子》
  • 道家思想
  • 哲学经典
  • 古代智慧
  • 传统文化
  • 道德经
  • 中国哲学
  • 修身养性
  • 辩证思维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重识老子与老子:其人其书其术其演变》主要内容:老子术产生的历史背景、时时提醒自己的无德与不善、“可以有国”是靠重农富民还是靠吝啬精神、《老子》对《孙子兵法》的借鉴等内容。

作者简介

尹振環,漢族。现为贵州省委党校教授。主要从事《马王堆帛书老子》的研究,发表研究《老子》的论文150餘篇。1998年、2000年、2006年先后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帛书老子辨析》、《帛书老子与老子术》、《今本〈老子〉五十七个章中的模糊点》。200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楚简老子辨析》(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立项)。2003年《帛书老子再疏义》再次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新辨析帛书老子——据简帛佚籍及战国、两汉文字编进行再考证”(03BZX025)结项成果《帛书老子再疏义》,入选国家社科基金第二批成果文库。還著有《西漢竹書老子註釋評介今譯——老子向君上的建言》。

目录信息

自序——与新史料俱进,重识老子与《老子》
第一篇老子其人
第一章《史记》中的老聃与太史儋
一、老莱子绝非老子
二、出土楚简进一步确证“仲尼学乎老聃”之老子
三、周太史儋即战国时“老子”研究的突破
四、司马迁直笔明文肯定老聃,暗里曲笔肯定太史儋
第二章《老子》非成于一时,作于一人的自证
一、简本非节选本之十条证据
二、简本、帛书《老子》成书于不同时代的八点印记
三、思想理论发展的八条证据
四、《老子》非精语汇编
附:司马谈、迁与老子年代(何炳棣)
第二篇帛书《老子》考释
第三章帛书《老子》的篇名与篇次
一、名不副实的篇名
二、从《老子》最古本看其篇次原型
三、《道藏》颠倒《老子》篇次的铁证
四、王弼注本的篇次也是“德”上“道”下
五、唐玄宗固定了《老子》“道”上“德”下的篇次
六、主证:从行文、文义看《老子》的篇次
第四章依据今帛简三本《老子》的分章完善帛书《老子》的分章
引论
一、帛本证明今本《老子》大部分分章正确
二、简本证明今本《老子》大部分分章正确
三、帛本证明今本一些章由两章合并而成
四、简本证明今本一些章为两章合并而成
五、帛本、简本证明今本许多章由多个章组成
六、简本证明帛本扩充的文句多为独立之章
七、简本证明部分章为另一种形式的多章合成
八、简、帛本与先秦文献证明许多章只是一两句话
九、简本还有意想不到的分章点
十、简本还证明今本有两个章应合为一章
十一、应该承认异形之分章符号
十二、不要将断句符号误认为分章点
结语
第五章关于帛书《老子》的章次
一、今本《老子》八十、八十一章
二、今本《老子》四十一、四十、四十二章
三、今本《老子》二十四、二十二、二十三章
第六章关于帛、简《老子》假借字的释读
一、从一个古文字专家也犯难的例子谈起
二、为什么假借字多?为什么假借字极易出错?
三、假借字有哪几种类型?
四、释读假借字的“三法”、“六戒”
第七章从简、帛本看今本《老子》五十七个章中的模糊点
一、对侯王谦下说教的章不该再含糊
二、故意强称贤良不会有好结果
三、改“王大”为“人大”,硬伤不轻!
四、改“今”为“古”,损伤“道可道,非恒道”之义
五、被严重模糊的“吹者不立”
六、“唯道是从”哪能离得开人情人性
七、重新诠释“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
八、最好是降低智者的声望
九、被误释误解的今本《老子》五十章
十、一律改“弗”为“不”,必伤文义
第八章用简本校订后的帛书《老子》,必真于、胜于今本
一、帛书《老子》掩饰的文字甲、乙本可以互补
二、帛书《老子》许多文句胜今本《老子》
三、帛书《老子》利于判误决疑
四、简本可纠正帛本之讹误,简帛佚籍可化解帛今本之疑团
五、可有条件地汲取今本《老子》之长
第三篇老子术
第九章老子术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为君人者设计的政治道德
二、取代“隆礼义,崇道德”的一种新的政治哲学
三、老子术不能等同于商韩之术
第十章敦厚朴实,利天下而不敢自利
一、何谓“上德不德”
二、何谓“无为而无以为”
三、何谓“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四、再从其它先秦文献看此章
第十一章德要纯,要一以贯之
一、多义之“一”与“得”
二、《尚书》的“一”
三、《诗经》与简帛佚籍的“一”
四、《管子》的“一”
第十二章时时提醒自己的无德与不善
一、自知之明的称谓
二、自谦的背面是自责
三、古训早被遗忘
第十三章安于无名,勿求名取辱
一、强称贤良不会有好结果
二、要质朴,勿求名取辱
三、好名的弊端
四、无名之功效与目的
五、无名思想何以模糊
……
第四篇老子术之源流
第五篇老子与《老子》之演变
附录:四部最古本《老子》对照篇(楚简《老子》、帛书《老子》甲、乙本与傅奕本《老子》之对照表)
主要参考书目
旧版后记
新版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背了一大半今本老子时,看到这本书,颠覆了我对老子对道德经的认识。书有可取处。读这本书,得有自己的主见。

评分

a little bit verbose, lacks of new ideas either...

评分

僵硬

评分

僵硬

评分

a little bit verbose, lacks of new ideas either...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