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與新史料俱進,重識老子與《老子》
第一篇老子其人
第一章《史記》中的老聃與太史儋
一、老萊子絕非老子
二、齣土楚簡進一步確證“仲尼學乎老聃”之老子
三、周太史儋即戰國時“老子”研究的突破
四、司馬遷直筆明文肯定老聃,暗裏麯筆肯定太史儋
第二章《老子》非成於一時,作於一人的自證
一、簡本非節選本之十條證據
二、簡本、帛書《老子》成書於不同時代的八點印記
三、思想理論發展的八條證據
四、《老子》非精語匯編
附:司馬談、遷與老子年代(何炳棣)
第二篇帛書《老子》考釋
第三章帛書《老子》的篇名與篇次
一、名不副實的篇名
二、從《老子》最古本看其篇次原型
三、《道藏》顛倒《老子》篇次的鐵證
四、王弼注本的篇次也是“德”上“道”下
五、唐玄宗固定瞭《老子》“道”上“德”下的篇次
六、主證:從行文、文義看《老子》的篇次
第四章依據今帛簡三本《老子》的分章完善帛書《老子》的分章
引論
一、帛本證明今本《老子》大部分分章正確
二、簡本證明今本《老子》大部分分章正確
三、帛本證明今本一些章由兩章閤並而成
四、簡本證明今本一些章為兩章閤並而成
五、帛本、簡本證明今本許多章由多個章組成
六、簡本證明帛本擴充的文句多為獨立之章
七、簡本證明部分章為另一種形式的多章閤成
八、簡、帛本與先秦文獻證明許多章隻是一兩句話
九、簡本還有意想不到的分章點
十、簡本還證明今本有兩個章應閤為一章
十一、應該承認異形之分章符號
十二、不要將斷句符號誤認為分章點
結語
第五章關於帛書《老子》的章次
一、今本《老子》八十、八十一章
二、今本《老子》四十一、四十、四十二章
三、今本《老子》二十四、二十二、二十三章
第六章關於帛、簡《老子》假藉字的釋讀
一、從一個古文字專傢也犯難的例子談起
二、為什麼假藉字多?為什麼假藉字極易齣錯?
三、假藉字有哪幾種類型?
四、釋讀假藉字的“三法”、“六戒”
第七章從簡、帛本看今本《老子》五十七個章中的模糊點
一、對侯王謙下說教的章不該再含糊
二、故意強稱賢良不會有好結果
三、改“王大”為“人大”,硬傷不輕!
四、改“今”為“古”,損傷“道可道,非恒道”之義
五、被嚴重模糊的“吹者不立”
六、“唯道是從”哪能離得開人情人性
七、重新詮釋“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
八、最好是降低智者的聲望
九、被誤釋誤解的今本《老子》五十章
十、一律改“弗”為“不”,必傷文義
第八章用簡本校訂後的帛書《老子》,必真於、勝於今本
一、帛書《老子》掩飾的文字甲、乙本可以互補
二、帛書《老子》許多文句勝今本《老子》
三、帛書《老子》利於判誤決疑
四、簡本可糾正帛本之訛誤,簡帛佚籍可化解帛今本之疑團
五、可有條件地汲取今本《老子》之長
第三篇老子術
第九章老子術産生的曆史背景
一、為君人者設計的政治道德
二、取代“隆禮義,崇道德”的一種新的政治哲學
三、老子術不能等同於商韓之術
第十章敦厚樸實,利天下而不敢自利
一、何謂“上德不德”
二、何謂“無為而無以為”
三、何謂“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四、再從其它先秦文獻看此章
第十一章德要純,要一以貫之
一、多義之“一”與“得”
二、《尚書》的“一”
三、《詩經》與簡帛佚籍的“一”
四、《管子》的“一”
第十二章時時提醒自己的無德與不善
一、自知之明的稱謂
二、自謙的背麵是自責
三、古訓早被遺忘
第十三章安於無名,勿求名取辱
一、強稱賢良不會有好結果
二、要質樸,勿求名取辱
三、好名的弊端
四、無名之功效與目的
五、無名思想何以模糊
……
第四篇老子術之源流
第五篇老子與《老子》之演變
附錄:四部最古本《老子》對照篇(楚簡《老子》、帛書《老子》甲、乙本與傅奕本《老子》之對照錶)
主要參考書目
舊版後記
新版後記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