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識老子與《老子》

重識老子與《老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尹振環
出品人:
頁數:385
译者:
出版時間:2008-2
價格:54.0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100057257
叢書系列:國傢社科基金成果文庫
圖書標籤:
  • 尹振環
  • 中學古典
  • 老子
  • 思想史
  • 國學
  • 先秦史
  • 專著
  • 老子
  • 《老子》
  • 道傢思想
  • 哲學經典
  • 古代智慧
  • 傳統文化
  • 道德經
  • 中國哲學
  • 修身養性
  • 辯證思維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重識老子與老子:其人其書其術其演變》主要內容:老子術産生的曆史背景、時時提醒自己的無德與不善、“可以有國”是靠重農富民還是靠吝嗇精神、《老子》對《孫子兵法》的藉鑒等內容。

著者簡介

尹振環,漢族。現為貴州省委黨校教授。主要從事《馬王堆帛書老子》的研究,發錶研究《老子》的論文150餘篇。1998年、2000年、2006年先後由貴州人民齣版社齣版《帛書老子辨析》、《帛書老子與老子術》、《今本〈老子〉五十七個章中的模糊點》。2001年由中華書局齣版《楚簡老子辨析》(獲國傢哲學社會科學基金立項)。2003年《帛書老子再疏義》再次獲得國傢哲學社會科學基金立項。承擔的國傢社科基金項目“重新辨析帛書老子——據簡帛佚籍及戰國、兩漢文字編進行再考證”(03BZX025)結項成果《帛書老子再疏義》,入選國傢社科基金第二批成果文庫。還著有《西漢竹書老子註釋評介今譯——老子嚮君上的建言》。

圖書目錄

自序——與新史料俱進,重識老子與《老子》
第一篇老子其人
第一章《史記》中的老聃與太史儋
一、老萊子絕非老子
二、齣土楚簡進一步確證“仲尼學乎老聃”之老子
三、周太史儋即戰國時“老子”研究的突破
四、司馬遷直筆明文肯定老聃,暗裏麯筆肯定太史儋
第二章《老子》非成於一時,作於一人的自證
一、簡本非節選本之十條證據
二、簡本、帛書《老子》成書於不同時代的八點印記
三、思想理論發展的八條證據
四、《老子》非精語匯編
附:司馬談、遷與老子年代(何炳棣)
第二篇帛書《老子》考釋
第三章帛書《老子》的篇名與篇次
一、名不副實的篇名
二、從《老子》最古本看其篇次原型
三、《道藏》顛倒《老子》篇次的鐵證
四、王弼注本的篇次也是“德”上“道”下
五、唐玄宗固定瞭《老子》“道”上“德”下的篇次
六、主證:從行文、文義看《老子》的篇次
第四章依據今帛簡三本《老子》的分章完善帛書《老子》的分章
引論
一、帛本證明今本《老子》大部分分章正確
二、簡本證明今本《老子》大部分分章正確
三、帛本證明今本一些章由兩章閤並而成
四、簡本證明今本一些章為兩章閤並而成
五、帛本、簡本證明今本許多章由多個章組成
六、簡本證明帛本擴充的文句多為獨立之章
七、簡本證明部分章為另一種形式的多章閤成
八、簡、帛本與先秦文獻證明許多章隻是一兩句話
九、簡本還有意想不到的分章點
十、簡本還證明今本有兩個章應閤為一章
十一、應該承認異形之分章符號
十二、不要將斷句符號誤認為分章點
結語
第五章關於帛書《老子》的章次
一、今本《老子》八十、八十一章
二、今本《老子》四十一、四十、四十二章
三、今本《老子》二十四、二十二、二十三章
第六章關於帛、簡《老子》假藉字的釋讀
一、從一個古文字專傢也犯難的例子談起
二、為什麼假藉字多?為什麼假藉字極易齣錯?
三、假藉字有哪幾種類型?
四、釋讀假藉字的“三法”、“六戒”
第七章從簡、帛本看今本《老子》五十七個章中的模糊點
一、對侯王謙下說教的章不該再含糊
二、故意強稱賢良不會有好結果
三、改“王大”為“人大”,硬傷不輕!
四、改“今”為“古”,損傷“道可道,非恒道”之義
五、被嚴重模糊的“吹者不立”
六、“唯道是從”哪能離得開人情人性
七、重新詮釋“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
八、最好是降低智者的聲望
九、被誤釋誤解的今本《老子》五十章
十、一律改“弗”為“不”,必傷文義
第八章用簡本校訂後的帛書《老子》,必真於、勝於今本
一、帛書《老子》掩飾的文字甲、乙本可以互補
二、帛書《老子》許多文句勝今本《老子》
三、帛書《老子》利於判誤決疑
四、簡本可糾正帛本之訛誤,簡帛佚籍可化解帛今本之疑團
五、可有條件地汲取今本《老子》之長
第三篇老子術
第九章老子術産生的曆史背景
一、為君人者設計的政治道德
二、取代“隆禮義,崇道德”的一種新的政治哲學
三、老子術不能等同於商韓之術
第十章敦厚樸實,利天下而不敢自利
一、何謂“上德不德”
二、何謂“無為而無以為”
三、何謂“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四、再從其它先秦文獻看此章
第十一章德要純,要一以貫之
一、多義之“一”與“得”
二、《尚書》的“一”
三、《詩經》與簡帛佚籍的“一”
四、《管子》的“一”
第十二章時時提醒自己的無德與不善
一、自知之明的稱謂
二、自謙的背麵是自責
三、古訓早被遺忘
第十三章安於無名,勿求名取辱
一、強稱賢良不會有好結果
二、要質樸,勿求名取辱
三、好名的弊端
四、無名之功效與目的
五、無名思想何以模糊
……
第四篇老子術之源流
第五篇老子與《老子》之演變
附錄:四部最古本《老子》對照篇(楚簡《老子》、帛書《老子》甲、乙本與傅奕本《老子》之對照錶)
主要參考書目
舊版後記
新版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a little bit verbose, lacks of new ideas either...

评分

背瞭一大半今本老子時,看到這本書,顛覆瞭我對老子對道德經的認識。書有可取處。讀這本書,得有自己的主見。

评分

背瞭一大半今本老子時,看到這本書,顛覆瞭我對老子對道德經的認識。書有可取處。讀這本書,得有自己的主見。

评分

a little bit verbose, lacks of new ideas either...

评分

僵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