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什么?

电影是什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法] 安德烈·巴赞
出品人:
页数:368
译者:崔君衍
出版时间:2008-11-01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393527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电影
  • 安德烈.巴赞
  • 电影理论
  • 法国
  • 艺术
  • 巴赞
  • 电影是什么
  • 电影是什么?
  • 电影
  • 艺术
  • 文化
  • 影像
  • 叙事
  • 视觉
  • 创作
  • 导演
  • 剧本
  • 美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2008年是“法国电影新浪潮之父”安德烈•巴赞诞辰90周年、逝世50周年纪念,2009年又将是“法国电影新浪潮”50周年纪念,正如米特里被称为“电影的黑格尔”、黑泽明被称为“电影的莎士比亚”,安德烈•巴赞一向被人们尊为“电影的亚里士多德”,因为巴赞不仅奠定了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基础,也奠定了电影作为一门学科的基础,他的《电影是什么?》一书向来被称为“电影的圣经”,50余年来一直是世界各国电影专业必备书籍和影评写作的实用参考书。

今天,我们有幸通过出版《电影是什么?》(特别修订纪念版)来纪念这位仅享年40岁的大师。为了纪念巴赞,著名翻译家崔君衍先生对其30年前的译本进行了全面修订,出版者辑录了书中重点论述的22部影片相关片断制作成DVD光盘。购买这本书,您不仅能够读到崔君衍先生最新全面修订后的《电影是什么?》,能够通过书中附赠的DVD光盘对巴赞重点论述的影片有一个直观、清晰的了解,您还有机会看到网友提供交流学习的170余部巴赞在书中论及的完整电影DVD,以便您在阅读、研究本书的同时,对巴赞所论的影片能有全面、充分的了解。

详情参见http://www.douban.com/note/20607093/

作者简介

安德烈·巴赞(André Bazin, 1918—1958) 法国《电影手册》创办人,二战后西方最重要的电影批评家、理论家,法国电影新浪潮之父。主要著述有《电影是什么?》、《让·雷诺阿》、《奥逊·威尔斯》、《查理·卓别林》、《残酷电影》、《沦陷与抵抗时期的电影》、《从解放时期到新浪潮的法国电影》等。

崔君衍,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巴黎大学访问学者,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北京电影学院、香港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客座教授。曾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电影出版社总编辑、《世界电影》和《环球银幕》主编。主要著译作有《电影是什么?》、《现代电影理论信息》、《世俗神化》、《认识电影》(全译本)、《电影哲学概说》、《影片美学》、《电影美学与心理学》、《电影艺术词典》(主编之一)等。

目录信息

原编者前言1
原序3
Ⅰ 摄影影像的本体论
Ⅱ “完整电影”的神话
Ⅲ 电影与探险
Ⅳ 寂静世界
Ⅴ 于洛先生和时间
Ⅵ 被禁用的蒙太奇——评《白鬃野马》、《红气球》、《异鸟》
Ⅶ 电影语言的演进
Ⅷ 非纯电影辩——为改编辩护
Ⅸ 《乡村牧师日记》与罗贝尔?布莱松的风格化
Ⅹ 戏剧与电影
Ⅺ 帕尼奥尔专议
Ⅻ 绘画与电影
ⅩⅢ 一部柏格森式的影片:《毕加索的秘密》
ⅩⅣ 评《德意志零年》
ⅩⅤ 评《最后的假期》
ⅩⅥ 西部片,或典型的美国电影
ⅩⅦ 西部片的演进
ⅩⅧ 西部片典范:《血战七强盗》
ⅩⅨ 《电影中的色情》一书旁议
ⅩⅩ 电影现实主义和解放时期的意大利流派
ⅩⅩⅠ 评《大地在波动》
ⅩⅩⅡ 评《偷自行车的人》
ⅩⅩⅢ 导演德?西卡
ⅩⅩⅣ 杰作:《温别尔托?D》
ⅩⅩⅤ 《卡比莉亚之夜》,或新现实主义历程的终结
ⅩⅩⅥ 为罗西里尼一辩——致《新电影》主编阿里斯泰戈的信
ⅩⅩⅦ 评《欧洲,1951年》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中国的电影理论很奇怪,就是不停地要超越。这大概要跟中国的社会结合起来才能解释清楚。 建国前,世界电影理论还不成气候。建国后,我国采取思想禁锢的愚民方针,批判一切资本主义的东西,包括思想。所以,电影理论只能引进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主义盟友的。而...  

评分

到了1980年代,电影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趋向于安德烈·巴赞所预言的“完全电影”,并且无可争议地成为一种公认的艺术形式。人们已经不需要像电影刚刚出现时那样,为电影到底能不能登上艺术的大雅之堂而据理力争。但是电影的发展,却也没有像巴赞所期望的那样,长镜头大行其道...  

评分

最近研读巴赞和巴赞研究文章,觉得电影理论里面实在有太多没有说清楚的地方,比如电影的现实主义问题。 我们称一部影片是现实主义的,我们的标准是什么?如果从文学角度来说,现实主义应该是指内容方面而言,即对被忽视的社会底层的关注,比如所谓第六代的电影...  

评分

20世纪50年代电影语言以及电影批评的转向,几乎是西方文学在二十世纪转向的一个缩影。1911年,当乔托•卡努杜振臂一挥,在《第七艺术诞生》中将电影推上艺术的万神殿时,电影还只是缪斯众姐妹里最孱弱的一位,但那时,卡努杜已经意识到诗与电影的某种亲缘关系。诗在“千年”...  

评分

提要:中国人认识已赞比世界晚了30年,所以中国电影中的巴赞是一个模糊而流逝的影子。然而,1980年代初期那一批被认为实践“纪实美学”的作品,却留下了百年中国电影中与世界接轨的最深的脚印;对于第四代导演来说,跟巴赞的神交以及由此体验的“理论滋养灵感”,定型了他们一...  

用户评价

评分

拉片不容易

评分

影评圣经有些过誉,但是对迷恋蒙太奇是一种拨乱反正。发展是否就是不断的修正?妄谈革命,不如天天修正。

评分

同志们,能看英文版的千万别看这本。= =|||||

评分

基本浏览了一遍。凡是专门讲某部我没有看过的电影的篇章就只能无奈地忽略等以后电影看了回来再补了⋯⋯

评分

巴赞不仅广览电影、体系完整、文笔精湛、比喻精当,对宗教、建筑、历史、音乐、文学、哲学、物理学、几何等皆极为精通,难怪能成如此大家!细细品来,值得反复咀嚼,受益无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