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法国电影新浪潮之父”安德烈•巴赞诞辰90周年、逝世50周年纪念,2009年又将是“法国电影新浪潮”50周年纪念,正如米特里被称为“电影的黑格尔”、黑泽明被称为“电影的莎士比亚”,安德烈•巴赞一向被人们尊为“电影的亚里士多德”,因为巴赞不仅奠定了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基础,也奠定了电影作为一门学科的基础,他的《电影是什么?》一书向来被称为“电影的圣经”,50余年来一直是世界各国电影专业必备书籍和影评写作的实用参考书。
今天,我们有幸通过出版《电影是什么?》(特别修订纪念版)来纪念这位仅享年40岁的大师。为了纪念巴赞,著名翻译家崔君衍先生对其30年前的译本进行了全面修订,出版者辑录了书中重点论述的22部影片相关片断制作成DVD光盘。购买这本书,您不仅能够读到崔君衍先生最新全面修订后的《电影是什么?》,能够通过书中附赠的DVD光盘对巴赞重点论述的影片有一个直观、清晰的了解,您还有机会看到网友提供交流学习的170余部巴赞在书中论及的完整电影DVD,以便您在阅读、研究本书的同时,对巴赞所论的影片能有全面、充分的了解。
详情参见http://www.douban.com/note/20607093/
安德烈·巴赞(André Bazin, 1918—1958) 法国《电影手册》创办人,二战后西方最重要的电影批评家、理论家,法国电影新浪潮之父。主要著述有《电影是什么?》、《让·雷诺阿》、《奥逊·威尔斯》、《查理·卓别林》、《残酷电影》、《沦陷与抵抗时期的电影》、《从解放时期到新浪潮的法国电影》等。
崔君衍,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巴黎大学访问学者,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北京电影学院、香港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客座教授。曾任中国电影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电影出版社总编辑、《世界电影》和《环球银幕》主编。主要著译作有《电影是什么?》、《现代电影理论信息》、《世俗神化》、《认识电影》(全译本)、《电影哲学概说》、《影片美学》、《电影美学与心理学》、《电影艺术词典》(主编之一)等。
20世纪50年代电影语言以及电影批评的转向,几乎是西方文学在二十世纪转向的一个缩影。1911年,当乔托•卡努杜振臂一挥,在《第七艺术诞生》中将电影推上艺术的万神殿时,电影还只是缪斯众姐妹里最孱弱的一位,但那时,卡努杜已经意识到诗与电影的某种亲缘关系。诗在“千年”...
评分*Before I open it, I thought it would be 50% which I can understand. But it turn out to be 85%. Nevertheless, I still took a long time to read it because those films are too hard to find. *It's not like a whole theoretical thing as I thought before. It is p...
评分巴赞在《“完整电影”的神话》中提出了一个疑问:电影发明过程中所有决定性阶段都是在技术条件尚未齐备时就完成了,可是为何人们要到许多年以后才开始发明电影?为什么视觉暂留的光学原理自古便被认识到了,可是却迟迟不能被发明家所运用?为什么综合动作的研究始终在前,照相...
评分#读书 《电影是什么?》安德烈 巴赞著,崔君衍译。巴赞是法国著名的电影理论家,被称为“电影界的亚里士多德”、“新浪潮精神之父”,他崇尚和宣扬现实主义美学与摄影影像本体论,形成了与蒙太奇理论不同的电影美学体系,开拓电影成为严肃的研究课题。这本书是巴赞电影评论的合...
评分看了那么一点点
评分同志们,能看英文版的千万别看这本。= =|||||
评分「電影是什麽?」「是二十四格謊言。」
评分巴赞不仅广览电影、体系完整、文笔精湛、比喻精当,对宗教、建筑、历史、音乐、文学、哲学、物理学、几何等皆极为精通,难怪能成如此大家!细细品来,值得反复咀嚼,受益无穷!
评分影评圣经有些过誉,但是对迷恋蒙太奇是一种拨乱反正。发展是否就是不断的修正?妄谈革命,不如天天修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