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河傳》一部充滿童心、詩趣和靈感的“迴憶式”長篇小說。《呼蘭河傳》七章:一、二章寫小城風情,三、四章談傢中親疏人物,五、六、七章摹繪獨立旁枝人物。作者用舒展自如的巡視式藝術手法,以情感的起伏為脈絡,為“生於斯、長於斯的呼蘭河畔的鄉鎮作傳,為這個鄉鎮的風土人情,為各種各樣人的生與死、歡樂與悲哀作傳”。茅盾評價《呼蘭河傳》,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淒婉的歌謠”。呼蘭河小城的生活或許有一點沉悶,但無論是紮彩鋪、放河燈、跳大神、娘娘廟會、野颱子戲,還是北方大自然的風霜雨雪、火燒雲,蕭紅用繪畫式的語言,“在灰暗的日常生活背景前,呈現瞭粗綫條的、大紅大綠的帶有原始性的色彩”,勾勒齣一幕幕充滿童趣的影像。
蕭紅(1911年—1942年),黑龍江人。原名張道瑩,筆名蕭紅,悄吟。1930年,結識蕭軍,兩人相愛,兩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3年與蕭軍自贊齣版第一本作品閤集《跋涉》。1934年到上海,同年完成長篇《生死場》,次年在魯迅幫助下作為“奴隸叢書”之一齣版。蕭紅由此取得瞭在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1936年,為擺脫精神上的苦惱東渡日本,在東京寫下瞭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等。抗日戰爭爆發後。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後在民族革命大學任教。1940年去香港。蕭紅主要作品有長篇《馬伯樂》,迴憶性長篇小說《呼蘭河傳》,以及一係列迴憶故鄉的中短篇如《牛車上》、《小城三月》等。
小时,祖父对她说:“快长大吧!长大了就好了。”而她说:“‘长大’是‘长大’了,而没有‘好’。” 当七十年前的萧红在香港回望遥远的故乡,我相信她是寂寞的。读《呼兰河传》,我看到的,是一个寂寞的女子在与她曾经美好的时光道别,思念遥远的呼兰河城,记起满城的寂寞和荒...
評分1940年12月20日,萧红在香港完成了追忆童年时光的《呼兰河传》。当时是南国的严冬,可究竟不比萧红的故乡黑龙江呼兰河城。萧红在《呼兰河传》的开头写道: 严冬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大地则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地...
評分小时,祖父对她说:“快长大吧!长大了就好了。”而她说:“‘长大’是‘长大’了,而没有‘好’。” 当七十年前的萧红在香港回望遥远的故乡,我相信她是寂寞的。读《呼兰河传》,我看到的,是一个寂寞的女子在与她曾经美好的时光道别,思念遥远的呼兰河城,记起满城的寂寞和荒...
評分作者注:真正的天才不是伴随着鲜花和掌声出现的。而是以时间为帷幕出现的。萧红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潜水之后终于浮出了时间的水面。受到了学界的认可和推崇。看看现在的出版市场,萧红的书出了好多本落。本文只是很久前的一个应试之文。希望大家喜欢。riluo520@163.com 纪念...
評分作者注:真正的天才不是伴随着鲜花和掌声出现的。而是以时间为帷幕出现的。萧红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潜水之后终于浮出了时间的水面。受到了学界的认可和推崇。看看现在的出版市场,萧红的书出了好多本落。本文只是很久前的一个应试之文。希望大家喜欢。riluo520@163.com 纪念...
真好,寫得太好。仿佛是漫不經心隨意的寫著寫著就把春夏鞦鼕呼蘭河的一輩子寫完瞭。那底下多少命運的悲苦絕望也並沒有人真正在意的就過去瞭。隻有祖父,後園和大傢都愛吃的粘米糕,像樹葉子裏漏下的光,金燦燦,微不足道的,灑在轉瞬即逝的生命上。
评分馮歪嘴子的故事卻非常感人。大傢都以絕望的眼神看他的時候,他卻堅強的活瞭下來。
评分【2018.102】荒涼的童年,帶院子的童年,卻也透著寂寞。以前未讀過蕭紅,看彆人評價如何如何好,一讀纔知,相逢恨晚,蕭紅的文字真是好
评分讀過一篇文章,說是蕭紅的記憶力超群。對於一個作傢來說,這便是得於天賦的優勢吧,並非人人皆有。《呼蘭河傳》其實是一篇格局很小的迴憶錄,在一個孩童的目力範圍內,也不齣祖屋周邊許多。但那些下層人物的生活百態及祖父後園裏的“野趣”卻在蕭紅筆下洋溢著一股清新的生氣。雖然生著的苦厄與活著的不易還是可見的沉痛,然而似乎可觸到的輕盈和活泛還是滿溢齣筆端的。因這畢竟不屬蒼老暮年的端坐遙想,在一個三十歲的女作傢心裏,童年,或許真的很近很近。
评分賣麻花的人和喜歡火燒雲的孩子們,成群的烏鴉飛過,一天就這麼過去瞭,看蕭紅的書是真正的愜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