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史探微

國史探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联陞(1914―1990),字莲生,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经济系,在陈寅恪先生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租庸调到两税法》,嗣后赴美,就读于哈佛大学历史系,获硕士与博士学位,即留哈佛任教,五十年代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晋书食货志译注》、《中国史专题讲授提纲》、《中 国货币及信贷简史》、《中国制度史研究》、《汉学散策》、《汉学论评集》、《中国文化中报、保、包之意义》等。在论其生平与学术的文字中,尤详备者当推其友人周一良教授的《中国文化的海外媒介》,前者载于《中国文化》第六期;后者载于《时报周刊》三0九、三一0号,又分别收入作者在台北和上海出版的论文集《犹记风吹水上鳞》和《钱穆与中国文化》,读者可以参看。

出版者: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楊聯陞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1997-5-1
价格:NT35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57081682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杨联陞 
  • 历史 
  • 中国历史 
  • 中国史 
  • 随便翻翻 
  • 老先生 
  • 海外中国研究 
  • 专业相关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国史探微,ISBN:9789570816822,作者:杨联陞著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在学校里学到的历史,通常都没什么意思,尤其是历史考试,就更加枯燥。大体上,是因为只有一个时间线索,把无数活生生的人和事变成干巴巴的说明文字,铺陈于其中,考验你的记忆力和背诵能力。 《国史探微》(http://www.douban.com/subject/1421650/),是真正的大历史学家的一...  

评分

其实选择这本书来读,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为何这么说,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喜欢的阅读范围,按理说阅读就是为了吸取营养,有些人喜欢读偏门的书如社科书,当然也有些人喜欢文学类的书籍如小说,我喜欢读一些轻松点的书,不是不愿意学习,而是很多专业性很强的书,读起来...  

评分

对于历史的视角总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乐于追寻英雄的足迹,有些人愿意关注人民的苦难,有些人驻足于改变历史的瞬间,有些人则更愿意触摸大历史的轮廓。但是杨联陞先生却独辟蹊径选择了一种独特的角度,从历史细微处甚至是旁人不会注意的角落去观察历史的样貌。 本书选取的十四...  

评分

杨联陞视野极为开阔,不到三百页的一本书涵盖了十四个议题,说是国史探微,其实选题都是大而泛的,更偏向宏观的论述,对研究者可能有视角的启发,但和如今治史越来越“显微镜观察切片式”的趋势有背道而驰的意思,而且有时也太过漫谈,这也许和杨先生当时著述面对的读者有很大...  

评分

记得曾见过一则学术八卦,所谓华裔美国汉学家的四把交椅:第一代为胡适,传给第二代杨联陞,再传第三代余英时,后传第四代王德威。虽是戏言,但见识了杨联陞在“学术江湖”上的地位,及与胡适先生的渊源。 杨先生的早年文章,我以前也读过数篇,如《东汉的豪族》,虽是作者二...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长于经济史而不画地自限,常有独特的切入点,又能博采约取。行文好读又不失犀利,确有史学大家之风

评分

作者长于经济史而不画地自限,常有独特的切入点,又能博采约取。行文好读又不失犀利,确有史学大家之风

评分

成文较早,参考的西文、日文资料甚多。惜乎域外汉学家多疏于训诂之学。

评分

作者长于经济史而不画地自限,常有独特的切入点,又能博采约取。行文好读又不失犀利,确有史学大家之风

评分

1)其中的幾篇很多年前還是小朋友的時候挑著讀過,這次為了重新讀「侈糜論」這篇,老老實實地從頭到尾通讀了一遍;2)提綱挈領,舉重若輕,很多議題都非常有趣。經濟史的幾篇都是陳國棟老師翻譯的;3)許多有趣的小知識,頁25。「中興」的「中」應該念去聲;頁158,壹到拾的大寫字體要到七世紀末才確立;頁161,「大半」和「小半」是實數,分別指三分之二和三分之一 etc. 4)頁23注2,「饒宗熙」應為「饒宗頤」,頁208,「走頭無路」應為「走投無路」;頁217,「普偏」應為「普遍」;頁355,「即否完成」應為「即已完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