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者:陈钟凡
出品人:
页数:151
译者:
出版时间:2008-7
价格:1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9928166
丛书系列:北斗丛书
图书标签:
  • 陈钟凡
  • 文学理论
  • 文学批评
  • 文学
  • 中国古典文学
  • 课程相关
  • 第一部
  • 理论
  • 中国文学
  • 文学批评
  • 文学史
  • 中国思想文化
  • 文化史
  • 学术著作
  • 历史
  • 经典
  • 理论
  • 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文学批评史》共分十二章,采用归纳、推理、判断这三种方式,分别对对周秦、两汉、魏晋、宋齐梁陈、北朝、隋唐、两宋、元明、清代这九个历史时期的诗文、词曲、著作、文人等作了评论,略事衡量,旨在希望能对中国文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第一章 文学之义界 (一)文之本义及其歧义 (二)历代文学之义界 (三)近世文学之义界第二章 文学批评 (一)批评之意义 (二)批评之派别第三章 中国文学批评史总述第四章 周秦批评史 (一)孔丘诗说 (二)卜商诗说 (三)孟轲诗说 (四)苟卿诗学及诗说 (五)结论第五章 两汉批评史 (一)司马迁文评 (二)扬雄赋评 (三)班固诗赋分类 (四)王充论文第六章 魏晋批评史 (一)魏文《述典》 (二)陈思《序书》 (三)应场《文论》 (四)陆机《文赋》 (五)仲洽《流别》 (六)李充《翰林》 (七)葛洪《抱朴子》文说第七章 宋齐梁陈批评史 (一)范晔文论 (二)谢灵运评文人 (三)沈约声律说 (四)刘勰《文心雕龙》 (五)钟嵘《诗品》 (六)萧绎文笔辨 (七)萧统评《陶集》 (八)萧纲论当时文体 (九)萧子显《文学传论》 (十)江淹《杂体诗叙》 (十一)总述南朝评文之趋势第八章 北朝批评史 (一)引说 (二)颜之推《家训》文论第九章 隋唐批评史 (一)隋代文评 (二)初唐文评 (三)盛唐文评 (四)中唐文评 (五)晚唐文评第十章 两宋批评史 (一)诗评 (二)词评 (三)骈散文评 (四)宋代古文评第十一章 元明批评史 (一)诗评 (二)骈散文评 (三)词曲评第十二章 清代批评史 (一)诗评 (二)词曲评 (三)曲评 (四)骈散文评参考书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一本

评分

阐释之阐释、批评之批评以及史之史是学术研究的张力与魅力之所在。回顾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科史,教材编纂是温故者绕不开的重镇。1927年,陈钟凡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宣告了继中国文学之后中国文论的自觉。受潜意识中进化史观的影响,我也曾认为90年前的筚路蓝缕理应让位给后出转精。可果真如此吗?细读即知,陈著入山伐木而独构框架,其间粗失如先秦“实无批评学之可言”,小说批评之缺位等,固然需要商榷或补葺,但开篇“文”与“批评”的正本清源,以及对佚作残文的关注揣摩,恰恰是踵武者有意舍弃或无心忽视之处。大致而言,陈著受《四库全书总目·集部》之《诗文评》类提要去取衡鉴影响颇深。“建安以还,文士辈出,论文之风,亦丕著于斯时”可为一证。自此以往,基于时代嬗变的理论命题史一家独大,范畴、公案及编年、记传尤待突围

评分

粗粗翻了,建立一个中国批评史的大概系统,算是文评史的引读吧

评分

引文为主。个人见解少,然颇精到。

评分

阐释之阐释、批评之批评以及史之史是学术研究的张力与魅力之所在。回顾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科史,教材编纂是温故者绕不开的重镇。1927年,陈钟凡先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宣告了继中国文学之后中国文论的自觉。受潜意识中进化史观的影响,我也曾认为90年前的筚路蓝缕理应让位给后出转精。可果真如此吗?细读即知,陈著入山伐木而独构框架,其间粗失如先秦“实无批评学之可言”,小说批评之缺位等,固然需要商榷或补葺,但开篇“文”与“批评”的正本清源,以及对佚作残文的关注揣摩,恰恰是踵武者有意舍弃或无心忽视之处。大致而言,陈著受《四库全书总目·集部》之《诗文评》类提要去取衡鉴影响颇深。“建安以还,文士辈出,论文之风,亦丕著于斯时”可为一证。自此以往,基于时代嬗变的理论命题史一家独大,范畴、公案及编年、记传尤待突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