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蘭·羅伯-格裏耶 法國“新小說派”代錶作傢之一。1922年生於法國布勒斯特,1945年畢業於法國國立農藝學院,獲得農藝工程師證書,在國傢統計院及殖民地熱帶水果研究所工作,曾到非洲各地從事水果研究。五十年代開始文學創作。1953年發錶成名作《橡皮》,1955年因發錶《窺視者》獲當年法國評論傢奬。之後,他在巴黎午夜齣版社擔任文學顧問,同時從事寫作及攝製電影。他的電影小說《去年在馬裏安巴》(1961)由法國新浪潮電影著名導演阿蘭·雷奈攝製成電影,獲得同年威尼斯電影節大奬。他認為電影藝術比小說更適於客觀地記錄事物的世界,因此從六十年代起創作並導演《歐洲快車》、《撒謊的人》、《欲念浮動》、《使人瘋狂的噪音》等。他在1963年單獨攝製的影片《不朽的女人》獲路易·德呂剋電影奬。
《窺視者》霍格里耶 [法] 今次讀《窺視者》沒有上次《妒》出現的「後面的導讀比故事長/好看」的情形。再者,經過了《妒》、《去年在馬倫巴》及《美麗的俘虜》,已慣於霍生的形式,一點不覺得不好讀,反而,衷心的覺得《窺視者》好看。 和《妒》一樣,書名已很值得玩味,窺視...
評分阅读格里耶有时是痛苦的。他给我最大的直观感受就是大量细致、繁琐的景物描写和人物的心理状态描写,相对而言,心理状态描写对推动剧情有着一定助力,但大量的景物描写对剧情却没有什么帮助。但是,这不能说格里耶的文字很“水”,或者是为了骗稿费。相反,他用这种琐碎的手法...
評分终于有点话题,可以说说新小说了,或者罗伯-格里耶。 一 一般来说,西方人写的小说,西方的批评家总是近水楼台,分析得细致、到位一些。熟悉普鲁斯特的读者,都知道普氏在哲学上受柏格森的影响很大,柏格森的专长是研究时间、生命哲学,在《追忆似水年华》里,时间是一个很重要...
評分初初细读老头的书,大轮廓谈几点: 『一』 存在&复杂性 并列时间下的多幕剧,完全考验个人的空间建构能力。 阅读的跳跃性,无数可能性,分裂到每条都可以成为小说的线索和情节的走向。 流动的不确定,堆砌的空间意象------而又似乎是这样: 所有行为本身并不构成意义,真正你...
評分第一次讀格裏耶的小說《反復》時,知道他還和我們一同活在這個世界上,於是對這難懂的小說不再重讀,覺得似乎總有時間去明白,直到經歷一場寒冬,聽到寂寥的音訊。出於紀念,找來《窺視者》一讀。 窺視者在小說中是一個十分微小的角色,然而正是他的存在,使“我”感到極大...
整個閱讀過程就是眩暈的過程。
评分整個閱讀過程就是眩暈的過程。
评分事實證明,看格裏耶的小說絕對應該端正坐好一口氣看完,而不是學普魯斯特癱瘓在床上斷斷續續。不連貫的敘事網絡,通過事物描繪打瞭一個個的繩結,然而我是在看瞭後記之後纔恍然明白的。仿佛是在反敘述反小說外衣下鈎織這種看—被看的犯罪行為,讀者的位置尤為重要,但我發現一開始我的視角就錯瞭……
评分整個閱讀過程就是眩暈的過程。
评分當年大愛羅布-格裏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