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丹尼特,哲学家、认知科学家,1942年生于美国波士顿,1963年哈佛大学学士,师从W.V.Qtline,1965年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师从 G11bert Ryle。1971年开始任教于Tufts大学,创立认知科学研究中心并任主任一职。首部著作《内容与意识》出版于1969年,随后出版《大脑风暴》(1978),《行动余地》(1984),《意向立场》(1987),《意识的解释》(1991,中译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达尔文的危险观念》(1995,中译本,上海科技出版社,即出),《心智种种》(1996,中译本,《心灵种种》,上海科技出版社,1998),《大脑儿童:1984—1996论文集》,《自由之演化》(2003)和《打破魔咒:宗教作为自然现象》(2006)。另与Douglas Hofstadter共同编辑《心智之我》(1981,部分内容中译为《心我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意识的解释》全方位地探索意识现象。在这本里程碑式的著作中,丹尼尔·丹尼特反驳传统的、常识的意识理论,提出一个全新的模型,广泛吸收来自神经科学、心理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信息,,我们当前关于有意识生命物(人类、动物,甚至机器人)的各种理论,都会因为此书揭示的全新视角而发生根本转变,
丹尼特先生这本关于意识的大著才华横溢,是我所见到过的最佳科学著作,兼顾专家与普通读者的需求
George Johnson
以大师般的技艺,编织深刻的洞见丹尼特娴熟地汲取来自心理学、神经学、计算机科学、哲学的知识,写出这本精湛而重要的著作,清楚明白、令人激动,而又机智风趣
Doug l as R Hofstadte r《集异壁》作者
本书是经典之作,入选《纽约时报·书评》1 991年十佳著作,有法文、意大利文、德文和荷兰文版;书中部分章节亦被收录、引用于多种学术著作。
对于人类,未知远远大于已知。人类对存在、世界、物质、意识的解释只能是在已知基础上做出的,并随着已知的扩大而不断加深。另外,人类对存在的认知还受到人类自身的限制,包括生理结构、认知结构、生存环境的限制。丹尼特主要是从物质主义、进化论、机器主义、神经生理学的角...
评分初看起来,解释空缺(The Explanatory Gap)论题只对立足于严格还原论的物理主义方案构成挑战,而对于取消物理主义而言则并无威胁,因为后者相信:在经过充分的知觉开发,或者说自然信息的概念开发(conceptual exploitation)之后,我们当前实质上立足于常识心理学(folk psyc...
评分鲍德温效应 语言出现之后,当一个原始人遇到困难需要同伴帮助时它会用语言请求帮助,而有一天它用语言请求同伴时同伴并没有在旁边,这个时候发出的语言只有自己能听到,这便是自我预想的模型。在此基础上人类创造了内部交流的新路径,他们发现在真实的行动之前预想是一个好的...
评分如果你觉得这个笔记很难懂,那是因为这本书真的很难懂。 第一章 序幕:幻觉如何可能 缸中之脑的思想实验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如何确认我们所感受到的外界是真实的,而不是某种模拟出的虚幻感觉? 由于我们与所感受到的外界存在互动,外界会随着我们意识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回应。...
评分我只感觉很乱。理順大脑的头绪不只包含意识问题,还包含其他问题。不要过于相信权威,他们在意识问题面前可以说在走弯路,我们可以借助这些路进行综合性分析,找出一条明确的大脑解析之路来。不过,这种工作我已用十多年的研究基本完成。
牛人牛书!
评分: B022/7472
评分读不下去,越读越晕
评分整体串不起来,个别章节里的论述有些启发
评分没重点,没新意,没结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