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6月齐鲁书社一版一印精装本二册《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印数8000。
-----------
《金瓶梅》崇祯本会校足本,王汝梅会校,齐鲁书社1989年6月版。该书是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文件批准,为学术研究需要而出版的。这是《金瓶梅》崇祯本问世以来第一次出版排印本,一字不删,200幅插图照原版影印。
http://www.kongfz.com/trade/trade_reply.php?id=276291&tc=bbxt&tn=版本学堂
第五十八回 (怀妒金莲打秋菊,乞腊肉磨镜叟诉冤)有一段极有意思的文字。 这日,金莲,玉楼手拉着手儿,同到大门里首站立。恰巧遇到了一位磨镜儿的老头。(古时用铜镜,磨光了才能照人。)金莲玉楼便将自个儿的镜子拿了出来,都教那老头儿磨了个锃亮。磨镜叟接了五十文...
评分看书,读到西门庆从茄袋里掏白银,闲聊。她看到这儿就说了,古人很好,腰间一个百宝囊。放些香料,于是飘然有神仙之概;塞些碎银,吃罢了茶可以放在桌上。姑娘送的簪子和水果,随手就可以塞在袖子里。我提醒她,如果手感不好,袖里荷包里东西又多,摸起来便煞是费事。如果抖开...
评分金瓶梅写尽了世态炎凉,兰陵笑笑生说:著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怜悯谈不上,我倒是把它当做治愈系来看~~~~~ 印象比较深刻的几个情节是书中主人公死亡后旁人的反应。大抵一个人死后最见真情。有位同学母亲去世,葬礼上见有亲戚吃饭时谈笑风生,不仅忿忿。其实也属...
评分作为一个山东人,读来是相当亲切的,里面好多方言俗语我们现在还在用。
评分潘金莲死后,陈敬济在石桥下祭她烧纸钱,潘六姐,你好处升天,苦处用钱,正是后二十回满眼的悲凉。
评分看不下半文半白的小说了。
评分看的azw3版本,有少量错别字,做得还行,里面原文“的地得”不分全都是“的”,“咱每“”对应“咱们”,“那”这个字是哪的意思,“象”是像,语言习惯和现代小说完全不一样,经常没有谓语,毕竟是山东方言写的,不是国语小说,你带入国语小说的印象自然觉得满篇都是错别字,实际上原著就是那么写的,一开始读还真有点不习惯
评分潘金莲死后,陈敬济在石桥下祭她烧纸钱,潘六姐,你好处升天,苦处用钱,正是后二十回满眼的悲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