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暉,1959年10月生,江蘇揚州人。曾就學於揚州師範學院中文係、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1988年獲文學博士學位。現任職於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著作有:《反抗絕望——魯迅的精神結構與<呐喊><彷徨>研究》(1991)、《無地彷徨——“五四”及其迴聲》(1994)、《死火重溫》(2000)、《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2004)等。
我只是看它 我没打算去反抗呢 哈哈 据说 汪辉的这本成名作有抄袭的嫌疑 …… 不管是不是吧 反正水平还是挺高的 能吃得好穿得好的时候 绝望绝望也不是件特别不好的事儿 哈哈 那就不让你打算再东张西望了 绝望呗 然后就没了憧憬 积极的 或 消极的 没了想头 ...
評分书还没看所以对内容说不上,但对这本书的装帧很喜欢。青蓝色的硬壳封面,月白的纸张,特别是书页,天头地脚留得很足,恰到好处。整本书从里到外看着是那么的舒服。
評分我只是看它 我没打算去反抗呢 哈哈 据说 汪辉的这本成名作有抄袭的嫌疑 …… 不管是不是吧 反正水平还是挺高的 能吃得好穿得好的时候 绝望绝望也不是件特别不好的事儿 哈哈 那就不让你打算再东张西望了 绝望呗 然后就没了憧憬 积极的 或 消极的 没了想头 ...
評分晚上的课,本不想发言的我被点名发言。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却谈到了汪晖的《反抗绝望》。也许是这段时间越来越害怕听到某些声音,想说的话却没有说,想做的事却没有做。也许我就是韩寒《杯中窥人》里的那个人,妥协是可怕的。自己不应当如此,自己再翻开汪晖的《反抗绝望》,汲取...
評分作为汪晖1988年通过答辩的博士论文,《反抗绝望》写成至今已有三十余年。期间书稿几度出版,作者对这一“学术生涯的起点”[1]也时有回应。这些隔空对话,通过几版序言、正文修订和附录等形式集中呈现在了三联最新的增订本中。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直观感受到,《反抗绝望》并非静态...
前後的斷裂還是挺明顯的,從思想史的路數研究魯迅太枯燥瞭
评分第二本
评分語言真美,做社科的應該學習這樣把文章寫得優雅~ 可惜有點囉裏囉嗦的~
评分語言真美,做社科的應該學習這樣把文章寫得優雅~ 可惜有點囉裏囉嗦的~
评分“曆史中間物”的提法很好,對魯迅文化哲學建構的二重性分析也精彩,但是魯迅精神結構的復雜性從何而來?作品,隻是作品,因為魯迅無專門的思想著作。所以主體意識——作品文本的研究順序有本末倒置之嫌,第三編就沒有看的必要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