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鲁迅的杂文被世人称为“史诗”,他在艺术上突出地运用史笔,生动形象地引据事实,表达自己的是非爱憎,指陈时弊,论证古今。通过杂文,鲁迅显现出他不屈不挠与旧势力战斗到底的革命形象。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生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1918年9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还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杰作,已经成为一部“必读的民族典籍”。还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华盖集》《而已集》《三闲集》。
很久没有看鲁迅了。上一次看,还是我第207次重看《野草》。 对于鲁迅我能说些什么呢?我本来什么都不想写。没有什么好评价的,因为我本来就没有资格评价他,当我所有的文学养分都是从鲁迅先生的思想中获得的时候,我宁肯当他门下走狗。 但是总得写些什么来记录,我读过这本书。...
评分“国骂”怕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口头语了,无论其男与女、老与幼、尊与卑,反正都是要来一句国骂,最为自己的开口语或者是结束语,也有将其穿插于自己的整个讲话,重复出现,无所累烦,竟至以开心、难过、悲愤、激动,都是要大展其威的。我们的国骂由来已久了,我是很想找一找...
评分之前对鲁迅有一个刻板印象:活到中年看鲁迅才最合适,有些人生阅历再看鲁迅会更合适。这个说法仔细掂量起来,倒没有什么错处,毕竟文字都是人生经验的结晶。 可现在却认为,最应该看鲁迅作品的,倒是像我这般年纪的青年人,三观还未形成完全,对事物的看法尚可有改变的余地的青...
评分 评分《坟 (鲁迅自编文集)(鲁迅)》 您在位置 #1359-1360的标注 所以在家里说要参政权,是不至于大遭反对的,一说到经济的平匀分配,或不免面前就遇见敌人,这就当然要有剧烈的战斗。 《坟 (鲁迅自编文集)(鲁迅)》 您在位置 #1364-1367的标注 人们因为能忘却,所以自己能渐渐地脱离...
鲁迅先生批判的国民性与社会顽疾,现在仍然健壮地长在社会里,这才是悲哀。很多文章都是从小处着眼,比如胡须到牙齿,慢慢牵引出所要讨论的议题。单就「我之节烈观」,无论是立论、论证,还是结构和情绪,都值得公众号写手们反复研读。
评分本想说犀利与刻薄是迅哥儿的一体两面,待读到最后一章,却为这个刻薄之人心中的寂寞与温柔感动。 这集子里的语句可堪抄写。鲁迅当真是那个背负黑暗的闸门奋力呐喊的人,是带领国人走向“正当的幸福”、“健全的身心”的旗手。再看看今天的社会,鲁迅的旗手大概还能当一百年。
评分#20 鲁迅不光强在对国人的洞若观火,迄今也能让读者看之流汗。还有那种极高超,极有水准的论说技巧,他到底是怎么能把他觉得理所应当的事情,说的让人觉得,也的确理所应当?言语背后的说服力相当的让人哑然
评分当时读这段话真是泪目:“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发表一点,酷爱温暖的人物已经觉得冷酷了,如果全露出我的血肉来,末路正不知要到怎样。我有时也想就此驱除旁人,到那时还不唾弃我的,即使是枭蛇鬼怪,也是我的朋友,这才真是我的朋友。倘使并这个也没有,则就是我一个人也行。但现在我并不。因为,我还没有这样勇敢,那原因就是我还想生活,在这社会里。还有一种小缘故,先前也曾屡次声明,就是偏要使所谓正人君子也者之流多不舒服几天,所以自己便特地留几片铁甲在身上,站着,给他们的世界上多有一点缺陷,到我自己厌倦了,要脱掉了的时候为止。” 想来确实,这本里多是可触、可抨击的东西,尚有鼓励革命进行到底的意思。若要看全露出的血肉,可看野草…
评分前面几篇文言实在看不下去_(:o」∠)_ 从《我之节烈观》开始才慢慢看下去,《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娜拉走后怎样》、《未有天才之前》、《说胡须》、《论睁了眼看》、《坚壁清野主义》、《寡妇主义》、《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这几篇最让我印象深刻。从现实与梦的取舍,培育天才的土壤比天才更重要,到“关起一切女生,也就无风化可伤”,再到理想社会原本是各得其所,但大家偏要以己律人…很多当年鲁迅洞悉的问题,在今天也依然是社会的病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