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鲁迅的杂文被世人称为“史诗”,他在艺术上突出地运用史笔,生动形象地引据事实,表达自己的是非爱憎,指陈时弊,论证古今。通过杂文,鲁迅显现出他不屈不挠与旧势力战斗到底的革命形象。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生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1918年9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还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杰作,已经成为一部“必读的民族典籍”。还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华盖集》《而已集》《三闲集》。
《坟》收录的作品跨度较大,从1907年到1925年,1927年出版,81年版《鲁迅全集》中定位是论文集,除了开篇的几篇文言文论文外,其它的,我觉得更像是长一些的杂文。 放在最前头的几篇论文,虽然是文言文,但论的却是当时最先进的思想和人物,基本的立场是进化论的——这是当年教...
评分《坟》这本杂文集我读得比较吃力,主要吃力在开头的四篇用文言文写的文章(《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鲁迅写的文言杂文语言是比较规整的,很有晚清学究的样子,他在《写在<坟>后面》里说自己受了很深的古的东西的影响也可见一斑。 ...
评分曾在高中时听语文老师说过,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有六位大家:“鲁郭茅巴老曹”。从小学课本里月夜下拿叉刺猹的闰土,到初中课本内那位谆谆教诲的藤野先生,再到高中课本中遇害于“三·一八惨案”的刘和珍君,鲁迅先生仿佛一直在我们身边,可是这么多年来,我似乎从未认认真真地了...
评分之前对鲁迅有一个刻板印象:活到中年看鲁迅才最合适,有些人生阅历再看鲁迅会更合适。这个说法仔细掂量起来,倒没有什么错处,毕竟文字都是人生经验的结晶。 可现在却认为,最应该看鲁迅作品的,倒是像我这般年纪的青年人,三观还未形成完全,对事物的看法尚可有改变的余地的青...
评分鲁迅,在中国思想领域,是很难撇开的人物。每次我,闲来没事百度“鲁迅”的新闻,总是听到社会上,很多声音,在说道着先生,推崇他精神的,还是咒骂他人格的,讲着他风花雪月的,还是温情感人的,林林总总。臧克家说的好,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 现在很多人谈论先生,都是受...
个人觉得坟是鲁迅杂文的集大成之作。
评分牙痛篇有共鸣
评分前面的文言文那看的费劲,后面批判的相当好。
评分鲁迅先生批判的国民性与社会顽疾,现在仍然健壮地长在社会里,这才是悲哀。很多文章都是从小处着眼,比如胡须到牙齿,慢慢牵引出所要讨论的议题。单就「我之节烈观」,无论是立论、论证,还是结构和情绪,都值得公众号写手们反复研读。
评分这一本杂文较差,尤其是读过《而已集》之后。但其中《娜拉走后怎样》《论雷峰塔的倒掉》《说胡须》非常喜欢,最后的跋《写在<坟>后面》写得极为恳切,这篇跋倒是可以五星加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