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的鞦天》研究14世紀和15世紀的歐洲文化史,以北歐的法國和與荷蘭文化為重點;描繪歐洲基督教文化在古典文化、人文主義中的自我更新。這段時間的歐洲社會風雲激蕩,十字軍東徵尚未收場 神秘主義蠱惑,人文主義萌芽,文藝復興濫觴,宗教改革醞釀,這是一個曆史大變動的時期。
本書重點展示騎士精神、宗教生活、愛情與色情、死亡的恐懼、文學與藝術;重中之重是文學與藝術的賞析、比較、評述;亮點有多彩的生活畫捲、璀璨的群星、傳世的作品和死亡的幻象。
本書將論辯置入事實的陳述和作品的分析中,讀者可以鑒賞到40餘幅圖和數十部詩文著作,瞭解到那並不“黑暗”的中世紀末期的文明。作者的結論是:中世紀和文藝復興並非黑白分明的兩個時期,文藝復興在中世紀中萌芽,中世紀孕育瞭古典主義、人文主義和文藝復興;北歐的文藝復興有彆於南歐即意大利的文藝復興。
赫伊津哈是荷蘭曆史學傢,歐洲文化史權威。他擅長印歐語文學、歐洲文化史、比較語言學和比較文化,代錶作有《中世紀的鞦天》、《遊戲的人》、《伊拉斯謨傳》、《明天即將來臨》、《文明復活的必要條件》、《憤怒的世界》、《17世紀的荷蘭文明》、《文化史的任務》、《曆史的魅力》、《痛苦的世界》等。他的著作經久不衰,《中世紀的鞦天》、《伊拉斯謨傳》和《遊戲的人》均已在國內齣版,而且《遊戲的人》已經有三個譯本問世。
譯者介紹
何道寬,深圳大學英語及傳播學教授,政府津貼專傢,曾任中國跨文化交際研究會副會長,現任中國傳播學會副理事長、深圳市翻譯協會高級顧問,從事文化學、人類學、傳播學20餘年,著譯近800萬字。
1412年,巴黎泥泞的大街上游行队伍庞大庄严,贵族与乞丐无异,大人和孩子同行。所有人都光着脚,饿着肚子,人们呼天抢地,挥泪如雨,洋溢着无尽虔诚。这样的游行持续了三个月,这期间,大雨下个不停…… 类似这样来自民间的文献记述在《中世纪的秋天》中被广泛引证。因为,赫伊...
評分这本书,手里有两个版本,一本广西的,一本中美的。 广西的装帧漂亮,中美的土里土气。 且,广西的还是有名的何道寛先生翻译。 于是选了广西这个版本读。 一直都是读得云里雾里,想来可能跟对于中世纪思想文化上的不熟悉有关。 读完后,随意翻了中美的版本,真是不读不知道广西...
評分《中世纪的衰落》是著名荷兰历史学家赫伊津哈的著作。原著是荷兰语,有两个中译本,分别译自两本不同的英译本。第一本是1997年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中世纪的衰落》,译自The Waning of the Middle Ages,这本书由赫伊津哈的同事和朋友弗里兹•霍普曼翻译,但是在翻译中...
評分一提起中世纪,哪怕是我等对于西方历史并不了解的学渣,脑海中也会闪过几个关键词:基督、教条主义、哥特,etc.etc.主体色调:暗黑系。那么这样的一个时代,衰落倒是成了件“好事”。 不知道作为一名语言学家,看到自己的著作被转译成不同的文字后,会不会感到失真的怅然。书...
評分翻譯得真爛,簡直快讀不下去——得虧翻得這麼爛,不然也不能這麼快讀完= =
评分赫伊津哈的《中世紀》齣瞭兩個荷蘭文版、一個德文版(1923)、一個法文版(1932)、兩個英文版。兩個荷蘭文分彆在1919年和1921年印行。第一個英文版是節本,名為The Waning of the Middle Ages(1924),第二個英文版是足本,名為The Autumn of the Middle Ages(1996)。國內漢譯本有兩種,一為《中世紀的衰落》(劉軍等譯,中國美術學院齣版社,1997),所據為英文版節本;一為《中世紀的鞦天》(何道寬譯,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2008年10月齣版),所據為英文足本。北京大學齣版社2014年版為劉軍等譯版。
评分曆史學並無偏愛,中世紀和現代離得一樣近
评分原著自是大佳,可惜譯者不通,路易十四都齣來瞭
评分更喜歡布剋哈特還是赫伊津加呢,這兩個老頭頭真是讓人難以取捨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