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纔兒童的悲劇

天纔兒童的悲劇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哈爾濱齣版社
作者:愛麗絲·米勒
出品人:
頁數:154
译者:袁海嬰
出版時間:2008-7
價格:19.8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80753301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心理學
  • 兒童心理
  • 教育
  • 心理
  • 早期創傷
  • 育兒
  • 心理學
  • ×兒童心理學
  • 天纔兒童
  • 悲劇
  • 成長
  • 教育
  • 心理
  • 社會
  • 睏境
  • 傢庭
  • 天賦
  • 挫摺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天纔兒童的悲劇》作為一部經典兒童教育心理學著作,探討瞭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即童年有傷痛記憶的人,靠著麻木自己,適應瞭甚至是最難以描述的殘酷經曆,而這種童年的殘酷經曆對於成人人格心理有著極大的負麵影響。

著者簡介

愛麗絲·米勒(Alice Miller):瑞士籍世界著名兒童心理學傢.以研究童年早期心理創傷的成因及其對人成年後的影響而著稱。其他著作還有:《被抹殺的事實》、《打破沉默》、《你不該知道》、《為瞭你自己》等。

圖書目錄

I 超敏感兒童的悲哀
1.貧窮的富有孩子
2.丟失的感情世界
3.尋找真實的自我
4.治療師的故事
5.金腦子的故事
Ⅱ 抑鬱和妄自尊大:否認的兩種不同形式
1.孩子需求的變遷
健康的發展
發展的障礙
2.愛的幻覺
妄自尊大
抑鬱作為妄自尊大的反麵
抑鬱作為對自我的否定
3.治療中的抑鬱階段
信號的作用
對重要需求的抑製
強烈和隱秘感情的積蓄
直麵父母
4.內心的牢獄
5.抑鬱的社會意義
6.那喀索斯傳說
Ⅲ 輕衊的惡性循環
1.對孩子的羞辱和對弱者的輕衊會導緻什
2.治療中齣現的輕衊
被強迫性的重復所毀滅的自我錶達能力
反常和強迫性行為導緻的永久性輕衊
3.黑塞童年時被視為“邪惡”的“不良行為
4.母親在生命最初幾年中扮演的社會代理人角色
5.輕衊者本人的孤獨
6,擺脫輕衊,尊重生命
後記
附錄
對引用著作的一點說明
緻謝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中国式教育的杀伤力】 1.用“要听话”,来扼杀自由; 2.用“要孝顺”,来扼杀独立; 3.用“就你跟大家不一样”,来扼杀个性; 4.用“别整天琢磨那没用的东西”,来扼杀想象力; 5.用“少管闲事”,来扼杀公德心; 6.用“养你这孩子有什么用”,用来杀自尊; 7.用“看闲书能考...  

評分

这本书是在学校图书馆里不经意发现的,后来再去找他的时候就不见了,之后在当当上看见他就毫不犹豫的买了下来。虽然书的观点我很赞成,但是不知道是作者表达的问题还是翻译的原因,总觉得有一些晦涩,不如自卑与超越看着痛快,建议大家看看那本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  

評分

看着题目说天才儿童,最开始想到的是《想飞的钢琴少年》中如维达斯那样具有特别天赋的孩子,但是爱丽丝给我们看的是我们所有人在儿童时代,都得要具有贴别的才干,才可以应付父母对我们的各种要求。他们不以自己的感觉为主,只求达到父母的要求。 如果我们不...  

評分

文化层面原因 1被改造得儒家忠孝文化的文化遗毒和原始蒙昧的动物人父母,很多人从出生那一刻起注定被诅咒,这是宿命悲剧 2以前把子女当牲口养,现在当宠物养,始终不尊重一个人的独立人格和个性,狗13里反映得特别漂亮 具体表现 1. 缺乏界限意识,视子女为附属品,不尊重子女对...  

評分

校园霸凌的产生原因 1孩子的暴力等动物本能没有被约束好,如同库布里克在发条橙探讨得结论即恶本身就是人本性的一部分,无非是现在文明程度提升和新闻媒体曝光率提升导致阴暗面被挖掘出来了,以前人类蜕化成动物世界和人间地狱的时候多了 2特权和娇生惯养导致的自恋,前者主要...  

用戶評價

评分

看瞭很久纔看完,可能是翻譯的原因有些晦澀難懂,不過有的部分確實發人深省。心理谘詢師需要自我成長!

评分

無條件的愛是不可能的啊,這纔是真正的悲劇所在

评分

我真是心理有問題。

评分

講瞭一個對我很重要的觀點,重視孩子的需求,否則他就會迎閤你,隱瞞自己的需求,然後很難發現自我,養成討好型的人格。

评分

我真是心理有問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