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儿童的悲剧

天才儿童的悲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哈尔滨出版社
作者:爱丽丝·米勒
出品人:
页数:154
译者:袁海婴
出版时间:2008-7
价格:19.8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80753301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心理学
  • 儿童心理
  • 教育
  • 心理
  • 早期创伤
  • 育儿
  • 心理學
  • ×儿童心理学
  • 天才儿童
  • 悲剧
  • 成长
  • 教育
  • 心理
  • 社会
  • 困境
  • 家庭
  • 天赋
  • 挫折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天才儿童的悲剧》作为一部经典儿童教育心理学著作,探讨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即童年有伤痛记忆的人,靠着麻木自己,适应了甚至是最难以描述的残酷经历,而这种童年的残酷经历对于成人人格心理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

作者简介

爱丽丝·米勒(Alice Miller):瑞士籍世界著名儿童心理学家.以研究童年早期心理创伤的成因及其对人成年后的影响而著称。其他著作还有:《被抹杀的事实》、《打破沉默》、《你不该知道》、《为了你自己》等。

目录信息

I 超敏感儿童的悲哀
1.贫穷的富有孩子
2.丢失的感情世界
3.寻找真实的自我
4.治疗师的故事
5.金脑子的故事
Ⅱ 抑郁和妄自尊大:否认的两种不同形式
1.孩子需求的变迁
健康的发展
发展的障碍
2.爱的幻觉
妄自尊大
抑郁作为妄自尊大的反面
抑郁作为对自我的否定
3.治疗中的抑郁阶段
信号的作用
对重要需求的抑制
强烈和隐秘感情的积蓄
直面父母
4.内心的牢狱
5.抑郁的社会意义
6.那喀索斯传说
Ⅲ 轻蔑的恶性循环
1.对孩子的羞辱和对弱者的轻蔑会导致什
2.治疗中出现的轻蔑
被强迫性的重复所毁灭的自我表达能力
反常和强迫性行为导致的永久性轻蔑
3.黑塞童年时被视为“邪恶”的“不良行为
4.母亲在生命最初几年中扮演的社会代理人角色
5.轻蔑者本人的孤独
6,摆脱轻蔑,尊重生命
后记
附录
对引用著作的一点说明
致谢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中国式教育的杀伤力】 1.用“要听话”,来扼杀自由; 2.用“要孝顺”,来扼杀独立; 3.用“就你跟大家不一样”,来扼杀个性; 4.用“别整天琢磨那没用的东西”,来扼杀想象力; 5.用“少管闲事”,来扼杀公德心; 6.用“养你这孩子有什么用”,用来杀自尊; 7.用“看闲书能考...  

评分

民科、民哲群体里其实不乏才思聪慧、超凡脱俗之辈,他们的问题在于,他们意识层面局限偏隘的固执己见使自己无法真正融入人类集体意识这个共同体(无法自省自察),最终只会成为大树根系周围奇形怪状的渺小异株。。。得了“天才”的病,却不可能有“天才”的命,最终只会落得一...  

评分

从父母的文化塑造和无意识伤害中解脱出来,打破愚忠愚孝的道德压力去客观评价自己童年权威人物,这才是真正的心理考古而不是卖惨和挑起仇恨。 父母,教育体制和虚拟世界塑造得不合理信念 我说,人是追求理由的动物。其实,所有的理由都来自我们心底的魔床,那就是我们对一些问...  

评分

文化层面原因 1被改造得儒家忠孝文化的文化遗毒和原始蒙昧的动物人父母,很多人从出生那一刻起注定被诅咒,这是宿命悲剧 2以前把子女当牲口养,现在当宠物养,始终不尊重一个人的独立人格和个性,狗13里反映得特别漂亮 具体表现 1. 缺乏界限意识,视子女为附属品,不尊重子女对...  

评分

记得心理学家总结过,摧毁一个孩子很简单,其中有六条是: 第一步,让她感受不到爱。 第二步,让她感觉不到理解。 第三步,让她感觉不到尊重。 第四步,让她放弃自己的诉求,无条件接受成人的喜怒哀乐悲思苦。 第五步,让她过早地卷入成人的游戏规则之中。 第六步,一次次撒谎...  

用户评价

评分

也许,你的,我的童年并非自己想象中那么完美。在所有的长大后的习惯、怪癖等的背后,其实是童年的经历。

评分

愿意接受不同一般的孩子嘛。。。

评分

讲了一个对我很重要的观点,重视孩子的需求,否则他就会迎合你,隐瞒自己的需求,然后很难发现自我,养成讨好型的人格。

评分

细思极恐

评分

理解了“弄潮儿”的心理驱动力和成长背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