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记》是我国第一部手工技术汇编,闻名中外的科技名著。相传春秋战国时作,列为《周礼》“冬官”,为儒家经典的一部分。《考工记》译注。将古朴的原文译成白话,详加注释,将《考工记》中有关“百工之事”及官营、家庭手工业的“三十二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分列细述。附“考工记著作年代新考”等。
前方
卷 上
总叙
一、轮人
二、舆人
三、辅人
四、攻金之工
五、筑氏、冶氏、桃氏
六、凫氏
七、栗氏、段氏(阙)
八、函人
九、鲍人
十、韗人、韦氏(阙)、裘氏(阙)
十一、画缋
十二、钟氏、筐人(阙)
十三、?氏
卷 下
十四、玉人、楖人(阙)、雕人(阙)
十五、磬氏
十六、矢人
十七、陶人、旊人
十八、梓人
十九、庐人
二十、匠人
三一、车人
二二、弓人
插图目录
附 录
一、马融《周官传》节录
二、郑玄《三礼目录》节录
三、陆德明《经典释文》节录
四、林希逸《庸斋考工记解》节录
五、徐玄扈先生《考工记解》跋
六、江永《周礼疑义举要》节录
七、考工记图序
八、考工记图后序
九、程瑶田《考工创物小记》节录
十、考工记的年代与国别
十一、《考工记》成书年代新考
十二、《考工记》的版本源流
后记
注释详细,且不拘泥于当时,有纵向比较的意图。 图片出处清晰,收录的考工记版本之议也很全面,为后续的研究者奠定了扎实的前期研究基础。 在匠人营国和三朝五门的部分持不同意见,不过作者直接以贺业钜先生的研究为准,引用清晰,也算很不错了。
评分注释详细,且不拘泥于当时,有纵向比较的意图。 图片出处清晰,收录的考工记版本之议也很全面,为后续的研究者奠定了扎实的前期研究基础。 在匠人营国和三朝五门的部分持不同意见,不过作者直接以贺业钜先生的研究为准,引用清晰,也算很不错了。
评分注释详细,且不拘泥于当时,有纵向比较的意图。 图片出处清晰,收录的考工记版本之议也很全面,为后续的研究者奠定了扎实的前期研究基础。 在匠人营国和三朝五门的部分持不同意见,不过作者直接以贺业钜先生的研究为准,引用清晰,也算很不错了。
评分注释详细,且不拘泥于当时,有纵向比较的意图。 图片出处清晰,收录的考工记版本之议也很全面,为后续的研究者奠定了扎实的前期研究基础。 在匠人营国和三朝五门的部分持不同意见,不过作者直接以贺业钜先生的研究为准,引用清晰,也算很不错了。
评分注释详细,且不拘泥于当时,有纵向比较的意图。 图片出处清晰,收录的考工记版本之议也很全面,为后续的研究者奠定了扎实的前期研究基础。 在匠人营国和三朝五门的部分持不同意见,不过作者直接以贺业钜先生的研究为准,引用清晰,也算很不错了。
{弃坑}书是好书,但是读起来十分晦涩艰难。目所能及的范围内,不会继续读了。甚至,有想读的朋友我可以转赠 :-D
评分挖擦嘞,为了写一段389字的对话情节,硬是把这本书给啃完了。这个版本的译注很棒(原文语言太古老基本看不懂),含有各种文物图解详细注释以及物理学解释,让我时常有被亮瞎之感……推荐一下,写先秦文的可以参考参考。
评分图解注释,考据物理都完备的好书。新版本扩了将近一倍的页码么
评分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评分注释细致,加上附录,可视作《考工记》补遗。注释不止是解释,很多条都像是纵横的小论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