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记译注

考工记译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闻人军 译注
出品人:
页数:204
译者:闻人军 注释
出版时间:2008
价格:20.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548781
丛书系列:中国古代科技名著译注丛书
图书标签:
  • 考工記
  • 古籍
  • 建筑
  • 中国古代科技
  • 文化
  • 中国文化
  • 营造艺术
  • 中国
  • 考工记
  • 古代工艺
  • 手工业
  • 先秦文献
  • 技术史
  • 周礼
  • 古籍注译
  • 中国古代科技
  • 工官制度
  • 器物制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考工记》是我国第一部手工技术汇编,闻名中外的科技名著。相传春秋战国时作,列为《周礼》“冬官”,为儒家经典的一部分。《考工记》译注。将古朴的原文译成白话,详加注释,将《考工记》中有关“百工之事”及官营、家庭手工业的“三十二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分列细述。附“考工记著作年代新考”等。

前方

卷 上

总叙

一、轮人

二、舆人

三、辅人

四、攻金之工

五、筑氏、冶氏、桃氏

六、凫氏

七、栗氏、段氏(阙)

八、函人

九、鲍人

十、韗人、韦氏(阙)、裘氏(阙)

十一、画缋

十二、钟氏、筐人(阙)

十三、?氏

卷 下

十四、玉人、楖人(阙)、雕人(阙)

十五、磬氏

十六、矢人

十七、陶人、旊人

十八、梓人

十九、庐人

二十、匠人

三一、车人

二二、弓人

插图目录

附 录

一、马融《周官传》节录

二、郑玄《三礼目录》节录

三、陆德明《经典释文》节录

四、林希逸《庸斋考工记解》节录

五、徐玄扈先生《考工记解》跋

六、江永《周礼疑义举要》节录

七、考工记图序

八、考工记图后序

九、程瑶田《考工创物小记》节录

十、考工记的年代与国别

十一、《考工记》成书年代新考

十二、《考工记》的版本源流

后记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前方卷 上总叙一、轮人二、舆人三、辅人四、攻金之工五、筑氏、冶氏、桃氏六、凫氏七、栗氏、段氏(阙)八、函人九、鲍人十、韗人、韦氏(阙)、裘氏(阙)十一、画缋十二、钟氏、筐人(阙)十三、■氏 卷 下十四、玉人、楖人(阙)、雕人(阙)十五、磬氏十六、矢人十七、陶人、旊人十八、梓人十九、庐人二十、匠人三一、车人二二、弓人插图目录 附 录一、马融《周官传》节录二、郑玄《三礼目录》节录三、陆德明《经典释文》节录四、林希逸《庸斋考工记解》节录五、徐玄扈先生《考工记解》跋六、江永《周礼疑义举要》节录七、考工记图序八、考工记图后序九、程瑶田《考工创物小记》节录十、考工记的年代与国别十一、《考工记》成书年代新考十二、《考工记》的版本源流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注释详细,且不拘泥于当时,有纵向比较的意图。 图片出处清晰,收录的考工记版本之议也很全面,为后续的研究者奠定了扎实的前期研究基础。 在匠人营国和三朝五门的部分持不同意见,不过作者直接以贺业钜先生的研究为准,引用清晰,也算很不错了。  

评分

注释详细,且不拘泥于当时,有纵向比较的意图。 图片出处清晰,收录的考工记版本之议也很全面,为后续的研究者奠定了扎实的前期研究基础。 在匠人营国和三朝五门的部分持不同意见,不过作者直接以贺业钜先生的研究为准,引用清晰,也算很不错了。  

评分

今日读罢《考工记译注》,作者闻人军,上海古籍出版社。 《考工记》与《墨经》,科技树点得完全相反。此归纳科学与演绎科学路线之争,最终中国古代社会选择了与之匹配的《考工记》系统。二者异同可做综述。 闻书与戴书句读有所不同,如闻人军断为“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

评分

注释详细,且不拘泥于当时,有纵向比较的意图。 图片出处清晰,收录的考工记版本之议也很全面,为后续的研究者奠定了扎实的前期研究基础。 在匠人营国和三朝五门的部分持不同意见,不过作者直接以贺业钜先生的研究为准,引用清晰,也算很不错了。  

评分

注释详细,且不拘泥于当时,有纵向比较的意图。 图片出处清晰,收录的考工记版本之议也很全面,为后续的研究者奠定了扎实的前期研究基础。 在匠人营国和三朝五门的部分持不同意见,不过作者直接以贺业钜先生的研究为准,引用清晰,也算很不错了。  

用户评价

评分

先秦古文果然句式用词古奥,与后书迥异,只做文字历史材料浏览,不深究其文意。五星推荐!上古这套丛书还入了几本,没看,但这本非常满意,译者花了大功夫,可谓字句斟酌,做了相当详尽的注释(有时一条注释就有一页篇幅!)而且有丰富的参考文献和书目,列起来应当有几十种,甚至每一张插图都有来历。而且这书涉及了许多力学方面的知识,作者作为工科出生,在这方面有他人不能比拟的优势,为一些力学理论也作了详尽解释(悲催地发现我已经连一张受力图都看不明白了……有空补补课)当时就好奇《考工记》这么古(春秋战国时期)的书怎么流传下来的?原来就是《周礼》春秋冬夏天地六篇之一。最印象深刻的还是“弓人篇”一弓三年成,这种工匠精神早已有之!今人真把这些东西忘干净了,唉。反正是一次非常好的阅读体验。

评分

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评分

非常认真的注释和配图,好版本要推荐。

评分

作者的翻译经常有种读不通的感觉。

评分

图解注释,考据物理都完备的好书。新版本扩了将近一倍的页码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