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采訪戰

民國采訪戰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美] 哈雷特·阿班
出品人:理想國
頁數:335
译者:楊植峰
出版時間:2008-6
價格:34.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63375462
叢書系列:溫故書坊
圖書標籤:
  • 民國
  • 曆史
  • 迴憶錄
  • 外國人看中國
  • 新聞
  • 民國采訪戰
  • 紐約時報
  • 中國
  • 民國
  • 采訪
  • 戰爭
  • 曆史
  • 紀實
  • 檔案
  • 報道
  • 時代
  • 真相
  • 調查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美國記者阿班在華十五年,適逢中華民國曆經多重巨變:北洋係統由盛及衰,國民黨一脈則隨北伐興起;歐美勢力在革命打壓下委頓,日本勢力則日益坐大。因地位尊崇,各國政要無不奉他為座上賓,中方如蔣介石、宋美齡、宋子文,日方如鬆井石根、須磨彌吉郎等,皆與之過從甚密。其報道則覆蓋國民革命、蔣馮閻大戰、九一八事變、西安事變……一直到上海孤島時代的最後一刻。可以說,中國曆史這十餘年的每一起伏、每一皺褶,無不通過他的鍵盤,傳遞給全球大眾。

史傢知道的中國現代史是乾枯的事實,而阿班提供的一個個側麵與細節,來自美國記者的獨特視角,鮮活得帶著汁水,而且嚮不為我等熟知,因而填補瞭空白,提供瞭參照,使曆史更形豐滿完整。

著者簡介

哈雷特•阿班(Hallett Abend,1884—1955),生於美國俄勒岡州,一生未婚,無子嗣。他嚮不喜循規蹈矩的生活,在斯坦福大學剛念到三年級,便輟學當起瞭實習記者。去國前,已在報界足足浸淫瞭二十一年。1926年來華,一待就是十五年,後十二年為《紐約時報》駐華首席記者。著述頗豐,作品包括《苦難中國》、《華爾傳》、《一半人為奴,一半人自由:這割裂的世界》等。

圖書目錄

譯者序
捲一 中國蘇醒瞭
一 隻身來到動蕩的中國
二 沙麵的白人成瞭驚弓之鳥
三 孫中山晚年秘密曝光
四 從上海轉往北京
五 執掌《英文導報》的日子
六 投入《紐約時報》懷抱
七 京津美軍備戰國民革命軍
八 濟南慘案獨傢報道
九 混亂的國民政府
十 遭國民政府驅逐未果
十一 宋子文齣麵和解
十二 掀輿論營救被捕的鬍適
捲二 日本推進中國
一 日本將占滿洲無人信
二 奪滿洲隻是日本第一步
三 日本人的高薪誘惑
四 現場采訪一·二八事變
五 目睹日本蠶食華北
六 賣國謠言甚囂塵上
七 1936年的中國時局
八 獨傢新聞:西安事變
九 與莫斯科的雙重關係
十 嚮蔣介石麵陳對形勢意見
十一 南京路遇誤炸死裏逃生
十二 美艦“帕奈號”被襲真相
十三 日本人在上海撒野
十四 欲學日語反引狼入室
捲三 世界進入戰爭
一 日方要員紛紛登門警告
二 東京為承認汪精衛鬧分歧
三 深陷戰爭泥潭尋求喘息
四 住所突遭日本兵搜查
五 《時報》捅齣日本加入軸心國
六 日本便衣狠下毒手
七 憲兵隊刺殺計劃流産
八 日美戰爭一觸即發
九 中國人民終將當傢作主
十 戰後並非太平盛世
結語 一個駐外記者的感慨
譯名對照錶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孙中山请求美欧联合干预 《纽约时报》首席记者阿班驻华工作15年,适逢民国历经多重巨变。他的报道覆盖了广州革命风云、北伐、东北易帜、蒋冯阎大战、中东路战争、济南惨案、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 作者在书中披露了北伐战争前夕一...  

評分

偶对记者的印象一直很差。。并不是瞧不起记者这个行业。。只是我接触的国内记者都不是那么的职业。。。当然和这个大环境有关系。。 书中讲日本少将行贿阿斑那段,让我非常震撼。。。 “要知道,在日本,一个无耻之徒总是能脱颖而出的” “日本在远东及美国糜费巨资,专门用于...  

評分

本书最吸引人的介绍就是上面这段话,以为可以在本书中了解到关于民国历史,民国人物的更多细节和不同视角带来的感受。实际上,读完本书可以用失望两个字来形容。 不知道是作者的语言结构不适应还是译者的水平所限,本书读起来并不是很流畅,甚至有些让人不明就里,对于外国翻译...  

評分

1929.08.03 <The New York Times>关于南京国民政府逮捕胡适的社论: "胡适博士是当代中国最优秀、最具建设性的领袖人物之一,其智慧,实在是远胜于他在政界的同龄人。正因如此,国民党对他的抨击,及要求对他作出惩戒的举动,意义非比寻常。他本是一个哲学家,杰出,富有勇气...  

評分

同时期读了一本《日本帝国的衰亡》,2本书时间重叠部分让读者从不同的视角(记者和外交)和国家(中国和日本)重新经历了抗战前前后后的重要事件。 以往上学学的历史基本交代不清,而且对于当时主要的执政党国民党的描述也不太公平。 这本书从一个美国记者的视角(基本属于上...

用戶評價

评分

我覺得這本書還是叫中國多少年好。所謂采訪戰,隻是為瞭賣書而已

评分

史料翔實,心情沉重

评分

曆史融進新聞,偉大的記者

评分

可看性較強

评分

比不上基督徒的迴憶錄,不過也還算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