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贞德(Jen-der Lee),台湾大学历史系学士、硕士,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日本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外国人研究员。现任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长。研究取径与焦点,主要是从性别角度探讨传统中国的医疗文化与法律制度,最近则将视野扩大到近代台湾。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围绕北魏兰陵长公主在婚姻中遭遇丈夫不忠和家庭暴力,流产致死。这起“殴主伤胎案”,代表皇室旨意的门下省官员和以尚书三公郎中为代表的汉化官僚集团针锋相对,就如何处置驸马和与此案相关的四个平民展开激烈斗争。从他们的共识和歧异之处,可以一窥中国法律的“儒家化”进程,以及汉唐期间女性法律地位状况。
20世纪90年代之前,人们阅读是为了获取知识,而今,人们阅读(实际上,我们不得不问,现在还有谁会“阅读”?)则是为了娱乐。如果说“寓教于乐”曾是种理想和目标的话,这一目标现在不但已经实现,而且甚至被过分地实现。在所有媒介都向着娱乐或更为娱乐的方向迈进之时,书,...
评分以一起北魏公主被出轨丈夫家暴致死案为引子,介绍了三个问题: (汉唐之间)1.哪些婚姻和家庭伦理被纳入法律规范中; 2.儒家伦理法制化的过程是如何进行的; 3.谁是专制皇朝的代表和统治的权威。 简单回答: 1.通奸、家庭暴力,女性的夫家认同(容隐、连坐)。 2.通奸处罚普遍...
评分北魏兰陵长公主嫁给刘宋叛臣刘辉,刘辉与妻子,并与二有夫之女外遇通奸,长公主孕期与刘发生争执,刘失手将其杀死,北魏时掌朝权的灵皇后将刘辉以叛国谋反罪通缉,并将刘外遇之二女弃市,二女之兄长并皆死罪,朝臣中门下省支持杀刘辉及二女并其兄长,而尚书省则引经据典...
评分书很薄,断断续续地终于把这本书翻完一遍。我一直比较喜欢台湾学者小点切入,大处着眼的写作方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因为偶然的原因,我之前接触过一段中国法制史的教科书,知道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法制儒家化或儒家法制化的重要时期。儒家讲的是忠孝仁义礼仪廉耻,孔夫...
评分这是非常好的读物,有多么的好?就像一个长长的、高水平的帖子,这个八卦劲儿啊,别提多有趣了。 叔本华说,(原话记不得)一篇评论的价值全在于评论者的口气所蕴含的他的修为。 杂感一 我大学刚刚毕业的时候,曾经在某人的‘帮助’下,和一对北大的教授夫妻共进晚餐,为的是能...
通过北魏驸马偷情、公主因此伤胎而死一案,考察法律“儒家化”、 父权化/ 父系伦理法律化。串连起父系伦理、夫家认同、容隐连坐、以妨防奸、通奸之罪、婚内暴力、法律世家、皇权司法、内朝外朝、女主政治。因南北朝儒家化程度不同,选此考察,角度巧,有新意,内容赞,又有趣,推。真该多些这样以小见大又好玩的小书。
评分这小书居然今天才读完。作为历史小品还可以,不过有些插图实在莫名其妙。
评分兰陵长公主被驸马家暴,流产致死,整个案子牵扯到性犯罪、婚姻暴力和连坐容隐等方面,几乎涵盖了传统中国女性会遇到的大多数刑法问题。这本书就是仔细推敲传统法律怎样在这方面对待女性,并且可以看出古代中国法律体系的儒家化和父权化进程。总之,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法制史案例。著者的逻辑性很强,而且不说什么废话,史料引证详实,虽然短小,但内容上则以精悍取胜。余论中,著者提供了一个法制史的研究方向:即不仅仅从法律制度的变迁去研究法制发展史,更可以从具体判例去看不同年代的司法机构对于同一类型案件适用法律的相同点和差异,从中探究法理上的变化。
评分这个年代,随便瞎想并且胡说八道的人太多了。没有真实,实际上会失去瞎想的想象力。这本书走着很端正的真实道路。好。
评分这是一本异常可爱的小书,通俗易懂,饶有趣味,读来让人并无昏昏欲睡之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