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劫後餘生幸存者的肺腑之言,不是純粹的文學作品。它是一本病曆,可供心理學傢、精神病學傢參考。它是一本民間紀實資料,可供社會學傢翻閱。它在某種程度上是代言書,它想為那些因精神疾患而默默自殺的人說幾句心裏話。但願它還具備報警器的功能,催促正被莫名抑鬱憤怒焦慮所睏的病人呼救。
這裏記錄的,不是我一個人的抑鬱,是我們這代人所共有的抑鬱。
——李蘭妮
李蘭妮,一級作傢。
李蘭妮病史
9歲 父母駐地調防,獨自生活
14歲 靜脈血管瘤手術
17歲 內分泌紊亂、胃下垂,住院半年
22歲 內分泌嚴重紊亂,住院三個月
1983夏 進入深圳某報社
1986夏 連續噩夢,初次看精神科
1988.12 右甲狀腺癌全切除手術
1998.12 癌轉移,再次手術
1999.3 癌轉移,持續低燒、咳嗽不止
2000.2 獲知患癌真相
2000.2.20 右甲狀腺癌及頸部淋巴清掃手術
2000.5.12 又見可疑淋巴結,化療
2001.12.17 又見可疑淋巴結,專傢建議手術
2002.12.23 問診,疑患抑鬱癥
2003春節後 確診為抑鬱癥
2003.4.1 未下抑鬱癥定論。張國榮自殺
2003.4.2—12 連續夢到死亡,抑鬱癥狀爆發
2003.4.12 四處問診,希望排除抑鬱癥
2003.4.12 終於開始服用抗抑鬱藥
2003.4.20-21 自殺意欲極為強烈
2003.6 抗抑鬱藥開始生效
2003.7.30 立遺囑
2004.3—5 抑鬱癥再度爆發
2006.12.13 淋巴結增生,醫生建議手術
目前 抑鬱癥反復發作中
没有看完,快到2/3的样子。 大体懂了作者的经历和心情,不能再细读了。 抑郁症,一种病,抑郁症病人,一种病人。平等的对待。 生病时的无助,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对它的了解之前所有的人都太少,不理解和悲剧更甚。 多一些这样的发声,更多的人更深入的了解,必要。
評分 評分 評分真的抑鬱過的人纔會知道書中描寫的場景不是無理取鬧,不完全是自尋煩惱以及完全不是荒誕不經。敢於麵對現實本身已是一種許多人都不具備的勇氣。
评分童年的迴憶寫得殘酷;各種病史記述的平靜堅強。
评分抑鬱癥患者日誌,用生命在書寫,以至身邊齣現瞭患者我特彆理解他們
评分這是我讀得最艱難,引起最強烈的生理和心理反應的一本書。四十多萬字,把人徹底看頹瞭。半個多月來,一打開這本書,常常就會覺得頭暈、乏力、心虛氣短,心裏有焦慮、煎熬和恐懼。現在終於讀完,還不知道是會釋放解脫還是持續加重。
评分沒得過抑鬱癥的人實在沒法想象那份痛苦,“曠野無人”四個字真是讓人難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