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傳世漢籍文獻譯解方法初探

東亞傳世漢籍文獻譯解方法初探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鄭吉雄 (編者)
出品人:
頁數:241
译者:
出版時間:2008-5
價格:29.80元
裝幀:
isbn號碼:9787561759264
叢書系列:儒學與東亞文明研究叢書
圖書標籤:
  • 文獻學
  • 海外漢學
  • 曆史
  • 儒學
  • 經學
  • 思想史
  • 文獻
  • 文化
  • 東亞傳世漢籍文獻譯解方法
  • 漢籍翻譯
  • 文獻研究
  • 東亞文化
  • 古代漢語
  • 譯解方法
  • 學術研究
  • 漢籍整理
  • 語言學
  • 文化傳播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東亞傳世漢籍文獻譯解方法初探》是建立在自1998年以來各階段的研究成果基礎之上,以東亞為研究之視野,以儒傢經典為研究之核心,以文化為研究之脈絡,既宏觀中西文化交流,又聚焦東亞各地文化之互動,並在上述脈絡中探討經典與價值理念之變遷及其展望。

著者簡介

鄭吉雄,廣東省中山縣人,一九六○年生於香港。颱灣大學中國文學學士(1986)、碩士(1990)、博士(1996)。曾任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新加坡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中研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訪問學人。現任颱灣大學中國文學係教授。

圖書目錄

導言
The Perils and Pleasures of Translation:The Case of the Chinese Classics
文獻批注的型態與性質
從溫詞《歸國遙》“小鳳戰篦金颮艷”句五傢注的討論談到注解的態度與方法問題
一、前言
二、五傢六說——從華連圃到顧農
三、資料的篩理與重點的提齣
四、分項討論
五、訓解小結
六、結語
七、尾聲
“評點”的解釋類型——從儒者標抹讀經到經書評點的側麵考察
一、引言:何謂“評點”
二、端緒:古代傳抄或閱讀的標記
三、宋元儒者讀經及其標抹之法
四、明清以來的經書評點
五、評點的基本性質
六、結語
論考釋《爾雅》草木蟲魚鳥獸之方法
前言
一、校正訛誤
二、辨彆名實
三、因聲求義
四、比較互證
五、發凡起例
六、根據目驗
七、描述性狀
八、繪製圖影
九、運用新知
十、結{侖
文獻詮解的思維與方法
越南狂士黎文敔《大學晰義》對《大學》的詮釋
一、引言
二、越南儒學的發展
三、官方儒學在越南的影響
四、黎文敔的《大學晰義》
五、《大學晰義》的知本說
六、結語
試論漢儒以象解《易》方法
一、前言
二、以象解《易》方法確立——從“觀象係辭”到“觀象玩辭”
三、漢儒對《易傳》以象解經方法發展
四、餘論:對漢儒以象注《易》方法評價
晚宋儒學的轉型與解經方法的變化
一、前言
二、晚宋儒學的區域性特徵以及思想嚮學術的轉型
三、從義理闡釋嚮經史考辯過渡
四、學思相融、經史並重的學術範式的確立
五、結論
天獻澤注的語言製約
試論日韓兩國翻譯中國典籍的方法
一、前言
二、日本的訓讀
三、韓國的訓讀
四、中國周圍的訓讀現象
五、結語
日本漢文訓讀史
一、前言
二、訓讀法
三、訓點資料
四、宣命體與和漢混淆文
五、日本對外國文化的接受
人名索引
名詞索引
跋:記與康達維教授的文字因緣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pp.170-190何俊:晚宋儒學的轉型與解經方法的變化

评分

pp.170-190何俊:晚宋儒學的轉型與解經方法的變化

评分

pp.170-190何俊:晚宋儒學的轉型與解經方法的變化

评分

pp.170-190何俊:晚宋儒學的轉型與解經方法的變化

评分

pp.170-190何俊:晚宋儒學的轉型與解經方法的變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