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传世汉籍文献译解方法初探

东亚传世汉籍文献译解方法初探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郑吉雄 (编者)
出品人:
页数:241
译者:
出版时间:2008-5
价格:29.8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61759264
丛书系列: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丛书
图书标签:
  • 文献学
  • 海外汉学
  • 历史
  • 儒学
  • 经学
  • 思想史
  • 文献
  • 文化
  • 东亚传世汉籍文献译解方法
  • 汉籍翻译
  • 文献研究
  • 东亚文化
  • 古代汉语
  • 译解方法
  • 学术研究
  • 汉籍整理
  • 语言学
  • 文化传播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东亚传世汉籍文献译解方法初探》是建立在自1998年以来各阶段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以东亚为研究之视野,以儒家经典为研究之核心,以文化为研究之脉络,既宏观中西文化交流,又聚焦东亚各地文化之互动,并在上述脉络中探讨经典与价值理念之变迁及其展望。

作者简介

郑吉雄,广东省中山县人,一九六○年生于香港。台湾大学中国文学学士(1986)、硕士(1990)、博士(1996)。曾任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新加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研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访问学人。现任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

目录信息

导言
The Perils and Pleasures of Translation:The Case of the Chinese Classics
文献批注的型态与性质
从温词《归国遥》“小凤战篦金飑艳”句五家注的讨论谈到注解的态度与方法问题
一、前言
二、五家六说——从华连圃到顾农
三、资料的筛理与重点的提出
四、分项讨论
五、训解小结
六、结语
七、尾声
“评点”的解释类型——从儒者标抹读经到经书评点的侧面考察
一、引言:何谓“评点”
二、端绪:古代传抄或阅读的标记
三、宋元儒者读经及其标抹之法
四、明清以来的经书评点
五、评点的基本性质
六、结语
论考释《尔雅》草木虫鱼鸟兽之方法
前言
一、校正讹误
二、辨别名实
三、因声求义
四、比较互证
五、发凡起例
六、根据目验
七、描述性状
八、绘制图影
九、运用新知
十、结{仑
文献诠解的思维与方法
越南狂士黎文敔《大学晰义》对《大学》的诠释
一、引言
二、越南儒学的发展
三、官方儒学在越南的影响
四、黎文敔的《大学晰义》
五、《大学晰义》的知本说
六、结语
试论汉儒以象解《易》方法
一、前言
二、以象解《易》方法确立——从“观象系辞”到“观象玩辞”
三、汉儒对《易传》以象解经方法发展
四、余论:对汉儒以象注《易》方法评价
晚宋儒学的转型与解经方法的变化
一、前言
二、晚宋儒学的区域性特征以及思想向学术的转型
三、从义理阐释向经史考辩过渡
四、学思相融、经史并重的学术范式的确立
五、结论
天献泽注的语言制约
试论日韩两国翻译中国典籍的方法
一、前言
二、日本的训读
三、韩国的训读
四、中国周围的训读现象
五、结语
日本汉文训读史
一、前言
二、训读法
三、训点资料
四、宣命体与和汉混淆文
五、日本对外国文化的接受
人名索引
名词索引
跋:记与康达维教授的文字因缘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pp.170-190何俊:晚宋儒学的转型与解经方法的变化

评分

pp.170-190何俊:晚宋儒学的转型与解经方法的变化

评分

pp.170-190何俊:晚宋儒学的转型与解经方法的变化

评分

pp.170-190何俊:晚宋儒学的转型与解经方法的变化

评分

pp.170-190何俊:晚宋儒学的转型与解经方法的变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