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这一行会是个什么样?作曲家实际上就是这么一个令人跌破眼镜的心酸行业,音乐界的指挥家、乐团首席、乐评,这些听起来高尚风雅的职业,实际上又是如何的呢?而从认识作曲家开始,藉著詼谐的笔调以及四格漫画,吉松隆带领读者一步步认识音乐学的关键名词、演奏家、古典音乐界种种意想不到、难以想像的趣味风貌,打破一般人的刻板印象,见识真正的古典音乐这一行。
吉松隆,世界级的交响乐青壮作曲家,1953年出生於东京渋谷,少年时期想成為像手塚治虫一样的漫画家,或御茶水博士一样的科学家,但在中学三年级接触到古典音乐后,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跨入了他的漫漫音乐生涯。从庆应大学工学系休学,跳脱正统派的音乐教育,吉松隆的音乐自学歷程有许多独到的心得,1981年以《朱鷺的哀歌》出道,带给现代音乐界相当大的衝击。
他反对现代音乐的非音乐性,发表多首具独创调性、节奏感以及幻想空间的作品。
读这本书的感觉如题,杂乱的自说自话和漫画,完全不是像书名提示的内容。估计译者也甚是苦恼,在日本语境的幽默性,音乐专业知识的严谨性和针对小白读者的趣味性之间纠结着。好心催生下的啰嗦,不懂音乐的人一头雾水,略懂音乐的人味同嚼蜡。 可取之处包括少量古典乐界词汇的起...
评分还能把轶事融入漫画、行文中,功力惊人。当然,你也可以把它想象成是中老年音乐人的抱怨集,加黑色幽默。 P58作曲上把西贝柳斯当老师,那就是说重结构罗。 P68 阿雷佐的圭多,发明四线谱、唱名(一首ABC圣咏《ut queant laxis, Resonare fibris mira gestorum》圣约翰赞美歌) ...
评分给的关键字还挺好的,让人很有看的欲望。但是具体的内容一大半都在搞笑,还是用的日式冷笑话,不懂日语的人完全笑不起来。漫画小剧场我猜全是冷笑话所以都直接跳过没看。正经的干货有点少,不过起点低所以还是能学到一点。 对其中关于师生传承的那段理解印象深刻,说得很妙。 ...
评分 评分给的关键字还挺好的,让人很有看的欲望。但是具体的内容一大半都在搞笑,还是用的日式冷笑话,不懂日语的人完全笑不起来。漫画小剧场我猜全是冷笑话所以都直接跳过没看。正经的干货有点少,不过起点低所以还是能学到一点。 对其中关于师生传承的那段理解印象深刻,说得很妙。 ...
比第一本正经很多
评分看到了很多作曲家当时的现状,虽然蛮好的,但感觉写的不是很全面很系统。
评分絮絮叨叨的,也没说什么实质性的问题
评分初中时候在二手书店淘来的书,前些日子整理书橱,今天闲来无事,终于把这本屯了好几年的书看了。书里没有太多干货,适合音乐盲作为入门读物。不过书中作者谈到自己“第一次听到黑胶唱片流泻出贝多芬交响曲后决定以音乐为志的那个夜晚”着实精彩,书里其他地方也有不少能体现作者对于古典乐深厚的爱。可以一生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并作出一番杰出的事业,着实令人生羡。
评分有点小幽默,但是没啥实质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