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钱理群 陈平原 黄子平 文学研究 文学史 现当代文学 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发表于2025-02-24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合刊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和《漫说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两册“有趣的小书”,是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三位学者1985年到1990年切磋学问、品谈文章的记录。“三人谈”提出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命题,关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不可分割的整体性,打通了近、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格局,扩大了研究领域,在学界引起很大的反响。《漫说文化》收录各自的回忆文章及各集的序言,阐明了编者对“散文”的独特理解,注重突出文化意味。
跟日本汉学家的讨论更好玩~体现了不同的学术视野。PS:黄子平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评分今天读着黄子平老师说的那一段,居然被感动流泪了。 三人的杂谈,其中不少论述后来有人来做,比如民俗学,地域文化。 还有,做学问一定要多看第一手材料!
评分之前上臧棣老师的现当代文学,期末作业之一是提出是个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问题,我提了两个关于文学史断代分期的问题。现在厘清了“二十世纪中国”这一理论产生了来龙去脉,诸多疑惑多少有所释然。不可不分期,亦不能太执着于分期,宏观视角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远距离的凝视和近距离的观察二者缺一不可。
评分今天读着黄子平老师说的那一段,居然被感动流泪了。 三人的杂谈,其中不少论述后来有人来做,比如民俗学,地域文化。 还有,做学问一定要多看第一手材料!
评分之前上臧棣老师的现当代文学,期末作业之一是提出是个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问题,我提了两个关于文学史断代分期的问题。现在厘清了“二十世纪中国”这一理论产生了来龙去脉,诸多疑惑多少有所释然。不可不分期,亦不能太执着于分期,宏观视角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远距离的凝视和近距离的观察二者缺一不可。
读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三人谈 漫说文化》,我的脑海里不禁闪现出这样一组词语:怀念青春,对话未来。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命题提出于1985年,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版图,同时在浪漫的八十年代为文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意义深远。正如陈平原老师在《增订...
评分读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三人谈 漫说文化》,我的脑海里不禁闪现出这样一组词语:怀念青春,对话未来。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命题提出于1985年,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版图,同时在浪漫的八十年代为文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意义深远。正如陈平原老师在《增订...
评分读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三人谈 漫说文化》,我的脑海里不禁闪现出这样一组词语:怀念青春,对话未来。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命题提出于1985年,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版图,同时在浪漫的八十年代为文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意义深远。正如陈平原老师在《增订...
评分读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三人谈 漫说文化》,我的脑海里不禁闪现出这样一组词语:怀念青春,对话未来。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命题提出于1985年,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版图,同时在浪漫的八十年代为文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意义深远。正如陈平原老师在《增订...
评分读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三人谈 漫说文化》,我的脑海里不禁闪现出这样一组词语:怀念青春,对话未来。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命题提出于1985年,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版图,同时在浪漫的八十年代为文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意义深远。正如陈平原老师在《增订...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