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合刊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和《漫说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两册“有趣的小书”,是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三位学者1985年到1990年切磋学问、品谈文章的记录。“三人谈”提出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命题,关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不可分割的整体性,打通了近、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格局,扩大了研究领域,在学界引起很大的反响。《漫说文化》收录各自的回忆文章及各集的序言,阐明了编者对“散文”的独特理解,注重突出文化意味。
读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三人谈 漫说文化》,我的脑海里不禁闪现出这样一组词语:怀念青春,对话未来。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命题提出于1985年,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版图,同时在浪漫的八十年代为文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意义深远。正如陈平原老师在《增订...
评分读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三人谈 漫说文化》,我的脑海里不禁闪现出这样一组词语:怀念青春,对话未来。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命题提出于1985年,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版图,同时在浪漫的八十年代为文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意义深远。正如陈平原老师在《增订...
评分读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三人谈 漫说文化》,我的脑海里不禁闪现出这样一组词语:怀念青春,对话未来。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命题提出于1985年,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版图,同时在浪漫的八十年代为文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意义深远。正如陈平原老师在《增订...
评分读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三人谈 漫说文化》,我的脑海里不禁闪现出这样一组词语:怀念青春,对话未来。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命题提出于1985年,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版图,同时在浪漫的八十年代为文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意义深远。正如陈平原老师在《增订...
评分读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三人谈 漫说文化》,我的脑海里不禁闪现出这样一组词语:怀念青春,对话未来。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命题提出于1985年,它不仅改变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版图,同时在浪漫的八十年代为文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意义深远。正如陈平原老师在《增订...
从学科建设来说,这本小书就是一盒炸药包!
评分文化 漫谈 20世纪中国文学
评分学术版的聊天记录
评分中国作家因哲学上的原因自杀的不多,这跟日本近代作家有很大差别。大概中国人自我平衡能力特别好,而且少做形而上的玄思。[我觉着是为生计奔波,没有时间思考形而上的问题。活着都成问题,谁会想死。]
评分有些观点不甚赞同,但许多问题很受启发,引出很多思路!后边的小册子《漫说文化》,大爱!让人领略了八九十年代的学人风采,对“文化”多了更深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