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2001年美国全国图书奖,2001年全国书评家协会奖提名,2002年普利策奖提名。是一部以传统手法写成的反映美国现代婚姻、家庭和社会文化的长篇小说。
乔纳森•弗兰岑(1959— )
Jonathan Franzen
美国当代最有活力、最出色的小说家之一,十年来唯一登上美国《时代》封面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纠正》(2001)、《自由》(2010),散文集《更远》(2012)等。
小说《纠正》2001年获得美国全国图书奖、美国全国书评家协会奖提名和普利策小说奖提名,2002年获得英国最古老、最具声望的文学奖詹姆斯•泰特•布莱克奖,奠定了弗兰岑英语文学界的大师地位。
这是一本值得仔细阅读的好书,对照过原文,发现翻译的特别棒!我们习惯用一种标准来确定幸福,人为设定一条及格线,线上的是好命,线下的则是不幸。我们所面对的压力与痛苦、狭隘与悲观,往往是由这根及格线造成的,却忘了其实每一种幸福都有缺陷,而每一种缺憾也自有它的幸福...
评分BOMB杂志于2001年秋天专访乔纳森•弗兰岑,原载于INK 2012年11月第九卷第三期,译者陈佳琳。 访谈人:唐纳德•安特里姆(1958年出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作品有Elect Mr. Robinson for a Better World, The HundredBrothers, The Verificationist等,曾入围国际笔会/福克纳...
评分乔纳森•弗兰岑说:“这本书忠实地记载了我这个人。” 2001年《纠正》出版之时,他的父亲已于1995年过世,母亲也在前几年过世,他十四年的婚姻也早已崩解。这时候,他自己,是他唯一的“家”。 他出生于1959年,工程师父亲,家庭主妇母亲。他是个老来子,家里还有两个大很多...
评分“她所有的纠正都是枉费心机,他依然像她初次与他见面时一样顽固。”退休铁路工程师、帕金森症晚期病人艾尔弗雷德,在几乎量不出血压的时候,依然在床上躺了一个礼拜,即便是他再也无力于逃避妻子的亲吻和抚摸,他依然会有力的摆动脑袋,来表达他的拒绝。 不过伊妮德...
评分我不止一次对莉莉说,大洋彼岸的生活是平静的,国人对它的向往毋宁说对一种田园生活的渴望。它能让人安静思考一些事情,毕竟在我们这块土地上,信息量太大,制度的缺陷又如此显而易见。 但对生活在那里的人来说,可选择的道路反而比我们要少得多。书里的人物,都像顺撇一样固执...
相比自由,我更喜欢纠正。
评分读过作者的两本书了,共同点就是都特长。美国普通人几十年的故事。隐约记得类似几个孩子抚养老人相关的
评分根本看不下去!翻译太烂了。
评分人应该被允许试错,吸取教训,纠正错误,但事实常常是,使纠正成为可能的因素,同时使纠正注定不能奏效
评分“生活永远不可能恢复如初。现在她觉得什么也不能扼杀她的希望,无论什么。她已经七十五岁了,她将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 生活都如此真实也如此糟糕。还是写社会家庭与混乱迷茫的个体人生,相比《自由》,毫不逊色,甚至故事更引人入胜。后两章尤其好。弗兰岑的文学野心早已赤裸裸地写在他的作品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