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功,1953年1月出生于湖南省,汉族,现居海南。1968年初中毕业后赴湖南省汨罗县插队务农;1974年调该县文化馆工作;1978年就读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后任湖南省《主人翁》杂志编辑、副主编;1985年进修于武汉大学英文系,随后任湖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1988年迁调海南省,历任《海南纪实》杂志主编(1988)、《天涯》杂志社长(1995)、海南省作协主席(1996)、海南省文联主席(2000)等职。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委委员、主席团委员(1997,2001),中国文联全委委员(2001)。
曾在青年部门(1985)、林业部门(1986)以及大学(1995)兼职,曾社会兼任省政协委员、常委(1983、1989、1993)和省人大代表(2003)等职。
《马桥词典(修订版)》遴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成就突出、风格鲜明、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对他们的作品进行全面的梳理、归纳和择取;每位作家的作品为一系列,各系列卷数不等,每卷以其中某篇作品的标题(长篇作品以书名)命名。《马桥词典(修订版)》是该系列丛书的其中一本,供读者阅读赏析。
我投入文学写作已三十年。回顾身后这些零散足迹,不免常有惶愧之感。以我当年浓厚的理科兴趣和自学成果,当一个工程师或医生大概是顺理成章的人生前景。如果不是“文革”造成的命运抛掷,我是不大可能滑入写作这条路的。我自以为缺乏为文的禀赋,也不大相信文学的神力,拿起笔来不过是别无选择,应运而为,不过是心存某种积郁和隐痛,难舍某种长念和深愿,便口无遮拦地不平则鸣。
从八十年代以来小说创作的趋势来看,作家对社会现实采取“强攻”态度的创作似乎层出不穷。这里面有作家真实的好奇和关切,也有迎合社会社会关注的原因,而更多的作品似乎在效果上介于二者之间。贾平凹的《土门》显然与当时的一个社会事件保持了非常紧密的联系,他一直有...
评分 评分“十里有三音”或许实实在在阻碍了这些偏远地区的社群与外界交流时的意义解读,却也让他们的语音里残存了一些还未被通用语过滤的独特情感,这种用乡音在交流、对世界的理解和表达中获得的特殊情感体验,是他们历史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渠”、“夷边”等词都因撰写人为读者理...
评分我最喜欢韩少功的接!地!气! 他的文字总会让外乡人在描述的山寨里听见乡音袅袅,看见记忆里始终舍不得抹掉的姑娘。 这样的文章是有根的。 至于爸爸爸、熟悉的陌生人和恒河的猜想?里面的思考也是娓娓道来,韩少功和克里斯提那穆提一样是一个温和的对话者,不是道德制高点也不...
评分套用某经典台词:人生就像摸扑克牌,你永远不知道会摸到哪一张。扑克不会按序入手,所以当我们握了满手杂乱无章的牌,理牌将成为巨大的乐趣。——“哇!同花顺!……”,将牌理清的那一刻,我们往往会喜出望外。 第一张扑克牌:《汉语拼音报》 这件事,今天回想起来真是觉得...
不着痕迹的比喻恰到好处
评分文体很新颖。看的时候总怀疑作者写的都是真实的事,真的有马桥这个地方,写的都是他插队时见闻的人和事。后来,翻到书最前面的“出版数据”,上面赫然印着“长篇小说”,才肯定确是虚构。内容也很有意思,关乎语言。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什么样的思维和世界观。韩少功正是通过描写马桥人独特而有趣的语言,写出了他们独特而有趣的思维和世界观。最后,这篇小说还让我体会到方言在表情达意上的深切性和丰富性。马桥话中的很多词语,比如“梦婆”“散发”“话份“火焰””,真的有普通话所不能企及的形象和贴切。另外,马桥人也让我体会到民间的智慧不可小觑。如果要说缺点的话,我认为是议论太多了点。毕竟是小说嘛,应该着重于叙事,让事情和人物自己“说话”,而不是作者跳到前台来大发议论。
评分上课要读,没有认真读,也没有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所以就跳着读了。
评分好的一塌糊涂。没法说。
评分超对胃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