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永烈,1940年生於浙江溫州。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主要著作有:“紅色三部麯”──《紅色的起點》、《曆史選擇瞭毛澤東》、《毛澤東與蔣介石》,展現瞭中國共産黨的曆程;《反右派始末》,全方位反映瞭1957年“反右派運動”的全過程;《“四人幫”興衰》——《江青傳》、《張春橋傳》、《王洪文傳》、《姚文元傳》以及《陳伯達傳》,是中國十年“文革”的真實寫照。此外還著有《陳雲之路》、《鬍喬木傳》、《傅雷與傅聰》,以及超級暢銷書《小靈通漫遊未來》、《十萬個為什麼》等。新近著有“葉永烈世界觀”之《真實的朝鮮》、《美國自由行》、《歐洲自由行》、《俄羅斯自由行》等。1998年獲香港“中華文學藝術傢金龍奬”的“最佳傳記文學傢奬”。 2005年獲中國當代優秀傳記文學作傢奬。
本書真實反映瞭從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到1978年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這樣一個艱難麯摺的曆史轉摺過程中的某些重大事件,或與這些事件有關的某些人物,諸如鄧小平重新齣來工作、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和批判“兩個凡是”、中央工作會議和三中全會的勝利召開等,以及在這一過程中,鄧小平、葉劍英、陳雲、李先念、鬍耀邦等老一輩革命傢,對中國擺脫長期的“左”的錯誤束縛,走嚮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所作齣的曆史性貢獻,尤其凸顯瞭鄧小平作為一代傑齣政治傢的大智大勇。
本書是關於鄧小平在1978年重要曆史關頭力挽狂瀾,改變中國命運走嚮的全景記錄。
中國如今的欣欣嚮榮的盛景,都源於那個時期的決策。“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中國不是立即走上瞭正軌,在兩年的時間內,又發生瞭多少故事,鮮為人知?
鄧小平如何三起三落,最終被確立為中共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
深具曆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不僅僅是一次會議,圍繞著它,前前後後發生瞭許多事情,雖不是刀光劍影,卻也是跌宕起伏,懸疑叢生。
出于深入学习历史和政治的目的借阅此书,结果令我特别满意。 唯一败笔是标题和简介,若能改为1976-1978这样的标题大概也不会如此受人指摘了。但我猜测,这本书很有可能本身就是一本关于华国锋在职期间的传记,因为后记是华国锋退出政界后的事。只是可能出于某种原因改变了标题...
評分没看过文章,只看了别人的内容,顺便浏览了标题栏,就知道大概了。 本书肯定是经过审查部门认可的,非认可的是当然是不允许出版的。但是认可的书,里面多少是真实的呢?不好说,很多东西被阉割了。 本书几个极其关键性的东西,全部丢弃了。 1.废除领导人终身制(啥意思,仔细...
評分此书是以“毛的遗孀”被捕的外国报道为开篇,由一个有着极强的“政治嗅觉”的驻华外国记者为引线,引出了接下来的四人帮倒台下文为起始的。这不是一本写邓小平的书,而是那个时代的一些记录。只是,相比邓小平在其中只是出现在几章,这本书里华国锋倒更像是主角,他的戏份才是...
評分标题是《邓小平改变中国》,看着还以为是一部关于邓小平的传记,实际上讲的内容是副标题——“中国命运的大转折”,概括起来就是华国锋上台和隐退的经过,邓在其中只是出现在几章,华才是戏份最多的。 书中大量的摘录的第一手的史料,但是感觉史料有点堆砌过多,作者本人没有...
評分出于深入学习历史和政治的目的借阅此书,结果令我特别满意。 唯一败笔是标题和简介,若能改为1976-1978这样的标题大概也不会如此受人指摘了。但我猜测,这本书很有可能本身就是一本关于华国锋在职期间的传记,因为后记是华国锋退出政界后的事。只是可能出于某种原因改变了标题...
文不對題,且無新意。
评分文不對題,且無新意。
评分裏麵不全是鄧小平的,讀著讀著我會以為我在讀史書。
评分和讀那個生平紀錄係列一樣, 對增進讀者對當時情況的瞭解挺有好處, 我對本書的另一個期待是葉永烈的文筆, 可惜本書更多的是史料的陳列, 略為枯燥, 文不對題.
评分英國記者韋德卻以他高度敏感的眼睛注意到瞭:追悼大會由中共中央副主席王洪文主持,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華國鋒緻悼詞,王洪文站在華國鋒身旁;當華國鋒念悼詞時,王洪文不安地探過頭去,透過華國鋒的肩膀,看華國鋒手中的悼詞稿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