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到1978年底,中国不是立即走上了正轨,而是深受“两个凡是”为代表的极左路线的干扰。这两年的时间是中国当代最惊心动魄的历史时期,发生了很多鲜为人知、惊心动魄的故事。
中国传记文学著名作家叶永烈,走访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及见证者,以大量翔实生动的材料回顾了1978年前后的党内斗争和政治事件,描述了诸多开国元勋及政治领袖在不同思想下所展开的政治斗争,揭开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疑团。史料价值与文学价值兼顾,是一部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巨作。
叶永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主要著作有:“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程;《反右派始末》,全方位反映了1957年“反右派运动”的全过程;《“四人帮”兴衰》──《江青传》、《张春桥传》、《王洪文传》、《姚文元传》以及《陈伯达传》,是中国十年“文革”的真实写照。此外还著有《陈云之路》、《胡乔木传》、《傅雷与傅聪》,以及超级畅销书《小灵通漫游未来》、《十万个为什么》等。新近著有“叶永烈世界观”之《真实的朝鲜》、《美国自由行》、《欧洲自由行》、《俄罗斯自由行》等。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的“最佳传记文学家奖”。 2005年获中国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奖。
小时候家里有一张年画,是毛主席接见某位外国元首的照片,图画在毛主席的右肩膀戛然而止,但是有一大簇鲜花在他的右侧,我就常常问姥姥“那捧着鲜花的人是谁”,姥姥就含混地说:“那个人是华国锋主席,但是他说了你办事我放心的假话,就不让他出来了。 彼时的我并不明白什么...
评分小时候家里有一张年画,是毛主席接见某位外国元首的照片,图画在毛主席的右肩膀戛然而止,但是有一大簇鲜花在他的右侧,我就常常问姥姥“那捧着鲜花的人是谁”,姥姥就含混地说:“那个人是华国锋主席,但是他说了你办事我放心的假话,就不让他出来了。 彼时的我并不明白什么...
评分标题是《邓小平改变中国》,看着还以为是一部关于邓小平的传记,实际上讲的内容是副标题——“中国命运的大转折”,概括起来就是华国锋上台和隐退的经过,邓在其中只是出现在几章,华才是戏份最多的。 书中大量的摘录的第一手的史料,但是感觉史料有点堆砌过多,作者本人没有...
评分自打人类有文字以来,无论在哪种文明中,书籍都惊人的有两大共同主题——战争和政治。 不然,你看看欧洲的《荷马史诗》、印度的《吠陀经》、中国的《尚书》,那里面不是神仙打群架的回忆录,就是神仙开会的会议纪要。 后人很容易会把战争和政治误会成先人版的新闻联播和“爸...
评分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国度,伟大的人。 都说历史的进程有其自身规律,不为人的意志所左右,但伟人的确在创造历史。 邓小平,连接中国的两个时代,他的宏韬伟略,真真正正改变了中国,创造了历史。 有关邓小平的书很多,叶永烈这本,却格外地深入人心。
开篇史笔当真了得,明为褒邓,实为述华。历史始终要比文学更精彩,谁能构思出一国元首甫登大宝便遭监视,尽全力剪除奸党后又被权臣威逼,最终却还能安享晚年的故事?可惜后面几章完全沦为官媒资料摘抄,搞得虎头蛇尾,不知是文气衰竭还是审查限制之故。
评分开篇史笔当真了得,明为褒邓,实为述华。历史始终要比文学更精彩,谁能构思出一国元首甫登大宝便遭监视,尽全力剪除奸党后又被权臣威逼,最终却还能安享晚年的故事?可惜后面几章完全沦为官媒资料摘抄,搞得虎头蛇尾,不知是文气衰竭还是审查限制之故。
评分读后更好知道了当年冲破“两个凡是”的不容易,知道了晚秋“四人帮”、华国锋、胡耀邦、汪东兴等人的故事,只是觉得书名不应该叫“邓小平改变中国”,倒是副标题可以转正,叫“艰难历程:从华国锋到邓小平”更合适、更准确。中国的政治体制确实能够自我纠错。
评分邓小平的部分占比很少,最后三四章冒出来,好像是突然就掌握了最高权力一般,其实还真的没办法知道里面的内情。作者将纷繁复杂的史料这么整理排列起来,也是很见功力的,比想象中的好。
评分全书叙述太多,分析少,概括少,总之,写得太散。但价值还是比较高的,对了解这段历史有参考价值。但书名不当,因为主要不是将邓如何改变中国,书名改为“华国锋的下台与邓小平的上台始末”比较好。另外,看了这本书之后,发现华的下台其实斗争得并不激烈,看来老帅老干部们还是权力很大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