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松堂自序》为冯友兰86岁高龄口述完成,在冯老众多著作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一,对自己一生经历和生活的年代都有生动的记述;二,作为卓然自成一家的哲学家,这里描述了自己学术道路,剖析了学术思想变迁;三,《自序》可看作一部“忏悔录”,对自己在过去三十年间接受批判、自我批判、改造思想的过程中,放弃独立思考,人格上失去自我的可悲际遇加以真诚的解剖。
说到中国哲学史,不得不提的是冯友兰老先生。虽然对于他的人品及处事世间褒贬不一,然而在那个被迫放开闭关锁国政策,西方思想开始冲击中国社会的过渡阶段,他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三松堂自序》自1984年由三联书店出版后再版多次,作为他本人亲述的自序...
评分书评/你不能责备一个黑暗中的人没有光 ——冯友兰《三松堂自序》 作者/十生 冯友兰,想了解中国哲学就绕不过的一个学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冯友兰一生写了很多本书,其中有些书里面的观点因为时势所迫或自身思想发展而有矛...
评分好读老人书。 本书讲述冯氏身世、学问和教育事业。 为自序如对镜自照,所见必不完全。然老人多经验,少浮辞,足以弥补之。 传记是史一支,冯氏历经丧乱,兴学参政,以史观之,极有价值。于近代之学术思想史多有涉及,评及胡适之书,顾颉刚之史等,亦多可鉴。其中或有春秋笔法,...
评分书评/你不能责备一个黑暗中的人没有光 ——冯友兰《三松堂自序》 作者/十生 冯友兰,想了解中国哲学就绕不过的一个学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冯友兰一生写了很多本书,其中有些书里面的观点因为时势所迫或自身思想发展而有矛...
评分说到中国哲学史,不得不提的是冯友兰老先生。虽然对于他的人品及处事世间褒贬不一,然而在那个被迫放开闭关锁国政策,西方思想开始冲击中国社会的过渡阶段,他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三松堂自序》自1984年由三联书店出版后再版多次,作为他本人亲述的自序...
『孔子庙前冷清,孔子发牢骚。别人问他:你有关公的大刀和财神爷的元宝么?』
评分看了两页就被恶心到了。原以为这本书是老人晚年对一生的剖析反省,反省三十年来自己的独立人格是怎么丢失的。但大失所望。他提出所谓“旧邦新命”,旧帮就是指古老民族,新命就是指社会主义。说每次民族复兴都伴随着某种思想体系的兴起,现在我们也已经有了,就是毛泽东思想。说毛泽东思想是好的,只不过被四人帮用坏了,而现在已经拨乱反正了,所以又前途光明了。 哎,这就是所谓“哲学家”的思维水平吗?还是说人格的问题。民国时就被染成民国的颜色,毛朝时就染成毛朝的颜色,邓朝时就染成邓朝的颜色 他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建国前在美国讲学时完成的,是传统哲学概要性的介绍,打算看一看,别的著作就拉到吧。一个没有独立人格的人,充其量也就是块涂鸦板。真不知道是什么人把他捧得那么高。
评分多年前读过,十几年后重读
评分反映清末民初的那段历史常有闪光之处,相反新中国以后,恐怕难得全貌;真正的学者总是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厄,我上次新写了一段呢,丢了...下次再补吧...)
评分这本书是根据冯友兰先生口述和部分文章编写而成,前面三章写了冯先生的人生经历,从父辈开始写,一直写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夺权、国共两党的战争到十年动乱。文笔清新自认,读的像有人在你旁边讲故事,觉得很亲切。 印象比较深的是关于“八股”的由来,八股就是个形式,照这个形式,文章开始第一句叫“破题”,在这一句里,作者要把他自己对于题目的了解,简单扼要的说出来。下边紧接着一两句,继续说明,叫“承题”。下边是“起讲”。八股文自以为是代圣人立言,“起讲”就是开始大讲他怎么样代圣人立言。下边要有几大段,发挥破题的意思。这几大段,以两大段为一个段落,在这些段落中,后一段要和前一段成为对偶,就像一副长对联。全篇文章,有这样八个名堂,所以称为“八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