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冯友兰 哲学 自传 回忆录 传记 历史 中国文学 国学
发表于2025-02-23
三松堂自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三松堂自序》为冯友兰86岁高龄口述完成,在冯老众多著作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一,对自己一生经历和生活的年代都有生动的记述;二,作为卓然自成一家的哲学家,这里描述了自己学术道路,剖析了学术思想变迁;三,《自序》可看作一部“忏悔录”,对自己在过去三十年间接受批判、自我批判、改造思想的过程中,放弃独立思考,人格上失去自我的可悲际遇加以真诚的解剖。
反映清末民初的那段历史常有闪光之处,相反新中国以后,恐怕难得全貌;真正的学者总是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厄,我上次新写了一段呢,丢了...下次再补吧...)
评分多年前读过,十几年后重读
评分看了两页就被恶心到了。原以为这本书是老人晚年对一生的剖析反省,反省三十年来自己的独立人格是怎么丢失的。但大失所望。他提出所谓“旧邦新命”,旧帮就是指古老民族,新命就是指社会主义。说每次民族复兴都伴随着某种思想体系的兴起,现在我们也已经有了,就是毛泽东思想。说毛泽东思想是好的,只不过被四人帮用坏了,而现在已经拨乱反正了,所以又前途光明了。 哎,这就是所谓“哲学家”的思维水平吗?还是说人格的问题。民国时就被染成民国的颜色,毛朝时就染成毛朝的颜色,邓朝时就染成邓朝的颜色 他的《中国哲学简史》是建国前在美国讲学时完成的,是传统哲学概要性的介绍,打算看一看,别的著作就拉到吧。一个没有独立人格的人,充其量也就是块涂鸦板。真不知道是什么人把他捧得那么高。
评分万友的评价吾同之。另外,这个版本怎么把图都删了,正文中还有见图X有点莫名。附的年谱简编有不少珍贵资料,比如冯晚年对经济改革的迷茫,厌学责任不在青年人。和令人喷饭的,如经北京某副市长批准,终于购得煤气罐一个。郑州一青年来访,企图证明哲学是科学,等等。
评分材料丰富,值得多读
做人做事有三个境界,自然而得为上,刻意图之为中,迫于形势为下。 冯友兰先生做学问,由中而上,由上转下; 先生做人,本想自然而得取其上,于是并无苛求,自然失之于中,实际往往迫于形势,碍于情面,最终取乎其下。 说做学问。 二三十年代...
评分 评分做人做事有三个境界,自然而得为上,刻意图之为中,迫于形势为下。 冯友兰先生做学问,由中而上,由上转下; 先生做人,本想自然而得取其上,于是并无苛求,自然失之于中,实际往往迫于形势,碍于情面,最终取乎其下。 说做学问。 二三十年代...
评分研究哲学的人,通常都比较看通世界上的人事万物。所以做人就有点像红楼里的宝钗,懂得乖巧。冯友兰就大有点大智若愚的味道,不仅在他对待不同政局政治之间表现得明显,在学术上也是如此。 中庸中庸啊,只是明灯恐怕还是有的,只是他在心里罢了。
评分文章的某些部分简直可以跳过 涉及到某些言论不便提起 读过的人应该都能感觉到 本就是唯心主义哲学 何必一定要强加上这些部分 如果是历史所逼 环境所迫 何苦一定要在晚年自序里提起? 人是要有傲骨的 文人起码也要有点风骨 要在这些文人中找个类比的 郭沫若是冯友兰的加强版 鲁迅...
三松堂自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