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书少,但好书的比例比较大,不像现在,书多了,可是烂书也多了。 尤其奇遇的是,从市图书馆偶然遇到了这本书,发现居然在书里夹了一张80年代的电影票。估计票的主人因为有事儿,没有看成那部电影。于是放在集邮册里珍藏了。
评分80年代的书少,但好书的比例比较大,不像现在,书多了,可是烂书也多了。 尤其奇遇的是,从市图书馆偶然遇到了这本书,发现居然在书里夹了一张80年代的电影票。估计票的主人因为有事儿,没有看成那部电影。于是放在集邮册里珍藏了。
评分80年代的书少,但好书的比例比较大,不像现在,书多了,可是烂书也多了。 尤其奇遇的是,从市图书馆偶然遇到了这本书,发现居然在书里夹了一张80年代的电影票。估计票的主人因为有事儿,没有看成那部电影。于是放在集邮册里珍藏了。
评分80年代的书少,但好书的比例比较大,不像现在,书多了,可是烂书也多了。 尤其奇遇的是,从市图书馆偶然遇到了这本书,发现居然在书里夹了一张80年代的电影票。估计票的主人因为有事儿,没有看成那部电影。于是放在集邮册里珍藏了。
评分80年代的书少,但好书的比例比较大,不像现在,书多了,可是烂书也多了。 尤其奇遇的是,从市图书馆偶然遇到了这本书,发现居然在书里夹了一张80年代的电影票。估计票的主人因为有事儿,没有看成那部电影。于是放在集邮册里珍藏了。
求这本书!
评分四星给时代地位吧。。。。。以上。
评分20190320-20190323-20190329资料价值不错,写法和见解一般,翻译与现在通行的也有出入。倒是写出了老大文明帝国奔溃后道路选择的起承转合,坦齐马特-奥斯曼主义-大伊斯兰主义-大土耳其主义-土耳其(凯末尔主义),与清末洋务-维新-复辟-驱逐鞑虏-五族共和-新中国(毛主义)对照来看,别有风味。很明显新中国要比土耳其“现代”得多,因为新中国试图解决的两个问题,一个工业化,一个周期律,目前看来两方面都还算成功。在新旧文明的衔接上,两者更有云泥之别。但这不能说一人一党之功过,毕竟说到底,伟人与佞人都只是“人民的儿子”。三星半。
评分读前应该就有预感,这本将是内地几乎所有作者为中国人的奥斯曼史类书籍第一重要史源。三秦出版社“世界帝国兴衰丛书”的《奥斯曼帝国》,《中东国家通史/土耳其卷》,出于同一作者,所以抄的段子都一样,一字不改,而对这本译著,只字未提。 至于此书本身,虽然已经很旧,但仍然能拿得出手。而六十年代的译文也怎么都比现在的更像中国话。
评分老政治史的写法。作者基本上是站在凯末尔主义的立场上去回顾土耳其史。奥斯曼主义——伊斯兰主义——土耳其主义这条线梳理的很清楚。改革/反改革的历史反复写的也很清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