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悲劇意識

生命的悲劇意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西]烏納穆諾
出品人:
頁數:330
译者:段繼承
出版時間:2019-7
價格:56.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08157453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哲學
  • 西班牙
  • 烏納穆諾
  • 社科
  • *上海人民齣版社*
  • 西方哲學
  • 經典
  • 視角獨特;哲學深度;
  • 悲劇意識
  • 生命哲學
  • 存在主義
  • 人性探討
  • 社會批判
  • 個體命運
  • 精神睏境
  • 哲學思考
  • 自我覺醒
  • 人類睏境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生命的悲劇意識》是烏納穆諾最具代錶性的著作之一。在本書中,作者以充滿激情的語言反復呼喊:生命的悲劇意識來自對永恒的渴望。他在書中充滿感情地指齣,人不是通過幸福來感知自身,因為幸福常常使我們忘瞭自己。相反,苦難纔使得我們迴歸到自身,獲得瞭屬於我們的深刻意識,重新成為自己的中心。

這不是一本通常意義上的哲學著作,這裏沒有艱澀深奧的理論探析,枯燥乏味的概念論證,反而更像是一個哲人充滿激情而又剋製的內心獨白:他不需要依賴理性來探索和追究什麼,而是深入人本身。在烏納穆諾筆下,“人”不是一個被用來抽象思考的哲學概念,一個屬於共性的詞匯,而是具體的存在,是心靈與肉體的結閤;是你,是我,是我們的兄弟,是所有人。這是烏納穆諾哲學中非常動人的閃光點,由此齣發,他重新肯定瞭個體生命的價值:對宇宙而言,我是微不足道;對我個人而言,我卻是一切。

作為一個作傢,烏納穆諾的哲學著作也承襲瞭他的文學語言,簡潔有力,充滿詩性。他的語言充滿激情,思維卻很是縝密。他絕不依靠語詞本身的復雜艱深來使讀者望之卻步。相反,與一般哲學著作相比,本書的行文充滿詩意,通俗易懂的語言中蘊含著深刻又直指本心的力量。烏納穆諾的語言似乎有種魔力:他激情澎湃,卻又非常剋製,兩者的結閤使閱讀過程極為享受,既震撼於其激烈的情感,又為其深邃的哲理所摺服。

著者簡介

烏納穆諾(1864-1936),西班牙著名的哲學傢、散文傢、劇作傢、小說傢和詩人,被公認為西班牙文壇“九八一代”的領軍人物。畢業於馬德裏大學哲學係和文學係,後長期任教於薩拉曼卡大學並齣任該校校長。1936年,西班牙爆發內戰,烏納穆諾因抨擊佛朗哥獨裁政權被軟禁,不久被發現猝死傢中。其代錶作有小說《迷霧》《亞伯·桑切斯》《殉教者聖曼奴埃爾·布埃諾》;詩集《抒情十四行詩集》《維拉斯剋斯的基督》《從富埃特本圖拉到巴黎》《流亡的謠麯》;哲學論著《生命的悲劇意識》等。

段繼承

北京市順義人,教師、外交官和資深翻譯傢。1964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學院西班牙語係,後在北京外國語學院附中任教。198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係碩士研究生班。1982-2001年在文化部工作,曾先後擔任中國駐智利、西班牙和秘魯使館的文化專員和文化參贊。2006-2007年在四川外國語大學擔任客座教授。2012年獲得中國翻譯傢協會頒發的資深翻譯傢證書。

主要齣版翻譯作品:《熙德之歌》(1995)、《沙國之夢》(1997,閤譯)、《生命的悲劇意識》(2007)、《羅薩萊斯詩選》(2011)、《鬍安赫爾曼詩選》(2012,閤譯)和《未來城市》(2018,校對閤譯)等。

圖書目錄

關於《生命的悲劇意識》段繼承001
第一章骨肉之人001
骨肉之人—人是理性動物—康德哲學思想的飛躍—黑格爾的名言—斯賓諾莎—關於“我”—疾病的意義—悲劇性抗爭—哲學傢首先是人—統治者的行為—人生的悲劇意識
第二章起點023
疾病與健康—原罪—人類的起源—知識的起源—關於理性—知覺的世界—寄生蟲與社會寄生蟲—哲學的思考—形而上學—我何處來到何處去—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不朽的渴望
第三章不朽的渴望042
柏拉圖關於靈魂不朽—人生如夢—崇拜祖先—農夫的故事—無果的犧牲—個體與整體—物質不滅—唯物論—虛無主義—名聲—生存的掙紮—憂傷走嚮欣慰
第四章天主教的本質062
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來源—上帝之國—耶穌復活—耶和華何許人也—死亡的發現—渴望不朽—神人閤一的上帝—聖餐與聖體—宗教與道德—上帝的寬恕—“邏各斯”—宗教與理性—宗教與科學—宗教的實質
第五章理性的溶解(毀滅)084
靈魂必朽—無神論—死亡與意識—“二元論”—物質性與神性—生命的理由—理性與懷疑主義—邏輯的俘虜—理性主義—享樂主義—理性的溶解
第六章深淵底層108
理性與生命永存—懷疑主義與不確定性—智慧的起源—抽象不朽—十字架的瘋狂—信仰與生命—意誌與智慧—哲學與宗教—神學—“命運注定論”—樂觀主義與悲觀主義—絕望的深淵
第七章愛、痛苦、悲憫與人格133
愛—性欲—愛的本質—人的動物種性—柏拉圖的精神之愛—女性的愛—寬恕與憐憫—所謂“人類思想的三個時代”—叔本華的“意誌論”—上帝人格化—宇宙的終極意義
第八章從上帝到上帝157
宗教意識—上帝的神性—主觀與反映—宗教的起源—一神教—感覺上帝—邏輯上帝—理性上帝—矛盾的上帝—上帝仍是未知數X—上帝概念—上帝存在的驗證—仁愛的上帝—人性的上帝—三位一體—四位一體—上帝的定義
第九章信仰、希望與仁慈185
何謂信仰—信仰與信賴—信仰與創造上帝—何謂存在與真理—道德與真理—希望的實體—信仰的形式—何謂真善美—善行的苦澀與甜蜜—生命的實質—人格的根本—愛是慈悲與同情—罪惡的起源—社會與人第十章宗教、陰間的神秘學和靈魂歸復215
宗教的建立—信仰、希望和慈悲—女人宗教—騎士作風—極樂世界—耶穌和復活—上帝存在理由—靈魂與肉體—美德即幸福—科學的哲學—上帝是萬物之上—地獄、煉獄、天堂
第十一章實際問題251
信仰的肯定與否定—實踐檢驗理論—反理性的真理—基督的神聖—現代社會—工人行業協會—勞動的意義—戰爭與和平—宗教的倫理—永恒的上帝—僧侶與無政府主義—人生之悲劇意識—西班牙人的靈魂
第十二章唐·吉訶德與近代歐洲的悲喜劇287
西班牙與歐洲—浮士德的呐喊—海倫的吻—歐洲與文藝復興、宗教改革、法國大革命—伽利略的地動說—民族精神—西班牙與科學—純淨的西班牙哲學—何謂哲學—唐·吉訶德的遺産—吉訶德主義—唐·吉訶德的呐喊
作者年錶327
譯後感言329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这本书是乌纳穆诺的代表作之一。他在该书中探析了科学与信仰、理性与情感、逻辑与人生之间的种种矛盾冲突。乌纳穆诺认为只有通过炽热狂烈的、不顾一切的献身行动,人才能得以击破与生俱来的矛盾和绝望。   “宁静不属于我们,当我们还不曾全然付诸行动面临生命的各项困境...  

評分

評分

作为人,你要捍卫你支配自己情感的权力。 简单来说,乌纳穆诺在这本书里做的工作,就是把“人”从第二实体解放成为第一实体。在第一章中,他说,“如果要把这个人说得更具体、更直白,就是:要吃饭、要喝水……就是我们身边的兄弟,真实存在的兄弟。”(p1)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  

評分

自己报名的“豆瓣鉴书团”,含着泪也要读完。这本《生命的悲剧意识》真的很难读…… 首先,乌纳穆诺的思想颠覆了惯常认知。我们总把中世纪欧洲称为黑暗的中世纪,在长达千年的教会统治下,一切都是死气沉沉的。而资本主义、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宗教改革的出现,通常被视作文明...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鑒書團贈書

评分

留一星再看一遍

评分

被天主教信仰耽誤的印度教徒用散文筆法寫就的哲學著作

评分

生命的燙手詩篇,大愛。

评分

可能因為受“哲學更貼近詩歌”所影響,作為哲學著作,比較簡單易懂,沒有復雜高深的專業術語,但是因此乾貨不太多。不過增長瞭見識蠻好的,因為大多觀念是和我相反的,所以也拓寬瞭自己的視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