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对科技绑架人类的思考,从《弗兰肯斯坦》开始。
◆在人类文学史上,《弗兰肯斯坦》是文学对科学的率先反思,它预见了科技对人的极端异化,被公认为世界上首部科幻小说。
◆入选BBC“5部影响历史的小说”;入选BBC“ 100本经典”,排名超过《百年孤独》。
◆出版200周年纪念版;全新无删节译本;收录玛丽·雪莱手稿;收录1818首版封面。
◆一位疯狂的科学家,一个疯狂实验诞生的怪物,一场疯狂的报复与追杀……科技与人类的角逐终于开始!
◆《弗兰肯斯坦》作为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小说,率先反思了科技对世界所产生的影响。——詹姆斯·冈恩(美国科幻评论家,1983年雨果奖获得者)
◆《弗兰肯斯坦》的真正魅力和力量在于其中超越时代的预见性思考。——安德鲁·桑德斯(著有《牛津简明英国文学史》)
◆这个故事中的怪物形象过去从未出现过。——珀西·比希·雪莱(英国著名诗人,代表作《西风颂》)
玛丽·雪莱
Mary Shelley
(1797—1851)
科幻小说之母
19世纪天才女作家,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妻子。
1818年创作的《弗兰肯斯坦》被认为是世界首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自面世以来已被翻译成100多种语言,改编成近100部影视作品在全球传播。而Frankenstein这个英语单词也因它而生——一个终究毁了它的创造者的东西。如今《弗兰肯斯坦》中的怪物形象已成为好莱坞经典形象之一,在西方家喻户晓。
引: “即人制造了机器,但并不能主宰机器,反而被机器反咬一口。直到最近读了完整版,我才知道这部号称科幻小说之母的小说,包含的无穷内涵并不止科技问题。 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弗兰肯斯坦野心勃勃地创造了一个奇丑无比的巨人,希望以生命制造者的身份赢得敬仰。但被创造的怪...
评分“而我这个被遗弃的受苦人却是个怪胎,活该受人轻蔑、蹂躏、践踏,被踢来踢去。”小说结尾,怪物疾声控诉,控诉狠心的造物主,控诉不公的命运。在怪物身上,它的出生便是种罪恶,是伴随其一生的原生之罪。这就注定了它要穷尽一生的时间去救赎,而如何救赎,便成了横亘于怪物面...
评分玛丽雪莱是女权政治家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的女儿.十七岁时与已婚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相恋,从此成为小三。玛丽雪莱的父亲,著名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家威廉格德文对这段不伦之恋也是非常反对。而与此同时,诗人雪莱还欠了玛丽的父亲一屁股债。于是乎,1814年夏天,这对情侣便偕同着玛...
评分In literature, writers often guide readers to favor protagonists by using names of the main characters as titles of their works; such examples include Beowulf,Macbeth,and Jane Eyre. In the gothic novel Frankenstein, Mary Shelley likewise tries to gather h...
评分“而我这个被遗弃的受苦人却是个怪胎,活该受人轻蔑、蹂躏、践踏,被踢来踢去。”小说结尾,怪物疾声控诉,控诉狠心的造物主,控诉不公的命运。在怪物身上,它的出生便是种罪恶,是伴随其一生的原生之罪。这就注定了它要穷尽一生的时间去救赎,而如何救赎,便成了横亘于怪物面...
喜欢怪人被创造出来之后对世界的学习,情感的萌发变化
评分翻译的太差了 我真的不行
评分一个感觉 :身边也有这样的人 只是因为某些缺陷被视作怪物
评分作为一本200年前的小说确实有超越时代的前瞻性。玛丽·雪莱不仅能大胆在作品中创作出"人造人",更难得的是早在1818年就开始反思人造人与造物主之间复杂的人伦关系,后世的诸多科幻作品大多是在重复或深耕这一主题。并且,其所创作的"怪物"形象鲜活而丰满,从善至恶都能一路寻到转变脉络,然而这种对外貌差异性的歧视直到200年后也并未消除。故事讲得也有声有色布满悬念,一定要挑刺的话,不喜欢她诗性的文笔,泛出一股200年前时代的味道。(20.2.8)玛丽·雪莱情史也很丰富哦非常强势的第三者逼死雪莱妻子后成功上位,「弗兰肯斯坦」即是在私奔期间创作,当年21岁。
评分见识过美好才对丑恶生出厌恶,满怀过热情更能体会无从逃避的绝望,书中的众多段落,都应用了所谓“把美好的毁灭给人看”,所以着实心痛而愤懑。其他的思考,创造生命是需要怎样的智慧与科技,然而智慧与科技都不应凌驾于人性和伦理之上(吗)。人对于社会(或者周围的小社会)要担负怎样的责任,独善其身也不能摒弃对亲人朋友的关爱,然而是否可以有恰好的程度。还有,译文(相信也是原文的风格)很有舞台戏剧的张力和情感,别具风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