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泱泱数千年历史,称得上圣人的不过“两个半”,分别是孔子、王阳明与曾国藩半个。
其中的王阳明,让当时人瞠目,也令今人难以置信的一点在于,他在年方十三岁的时候就立下远大志向“人生第一等事,当是读书做圣贤”。不但如此,他将这一看似荒谬的目标贯穿一生,即便他少年丧母、年纪轻轻就患上当时的绝症(肺结核)、仕途屡屡受挫,但终究未能阻止他大放异彩,跻身圣人行列。立德、立言、立功,中国古代文人梦寐以求的“三不朽”,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无怪乎其后五百年里,无论是中国的张居正、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还是日本的东乡平八郎等,均将其奉为精神导师。
在这本王阳明的通俗传记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位传奇人物如何不断砥砺自我,在生活和思想中探索与精进,成就了让后人膜拜不已的煊赫业绩。我们也可以沿着心学的形成发展进程,领会知行合一理论的真谛,汲取前人的思想精华来指导自己,成就更好的人生。
燕山刀客,本名张勇,200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长期专注于明史写作,出版有历史传记《朱棣的成功之路》《大明设计师刘伯温》等,译著《中华文明史》《中国与中国人》《林肯传》等。
十年前与王阳明结缘,从此沉迷心学不可自拔,深感阳明心学之博大精深,在文字感觉最好的时期,撰成畅销书《心学圣人王阳明》。出版后仍经反复打磨修订,乃有今日之新版《王阳明传》。
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能被称为圣人的不过“两个半”,分别是孔子、王阳明与曾国藩半个。王阳明是何许人?他是一个过去曾被我们严重忽视,但在历史上却有着特殊地位的人才。他集哲学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于一身,几乎在涉足的每一个领域,都取得了当时国人的最高成就。...
评分文/筠心 有人说,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个半圣人,半个是曾国藩,另外两个是孔子与王阳明。能和大圣先贤孔子同列圣人之席,足见王阳明之伟大与不凡。正因这份不凡,近年来有关王阳明及其心学的著作在图书市场上掀起一股大热,相关书籍多达百种,犹如一场“阳明崇拜”的狂欢...
评分圣人的概念出自儒家,儒家把圣人看做个人所得的最高境界。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左传》里,《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后世有一种说法,说中国历史上满打满算只有两个半圣人,第一是孔子,当之无愧;第二是王阳...
评分 评分论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并且有机统一于一起,这是阳明先生的著书立说所要表达的,阳明先生也穷其一生躬身践行了自己的学说。
评分这本书,只有封面最好看...
评分这本书,只有封面最好看...
评分真的除了封面,并没有可取之处。一代大家,在这样的写法下,只有奇怪的腻味。把应有的波澜壮阔与峥嵘岁月,写得太过烂大街。 真的,曾经不喜欢的正统的叙述,反而如今认为是最恰当的历史的描绘。
评分王阳明传记与历史趣闻,如何少时就才华横溢,如何被打四十杖,如何去当地剿匪,平息宁王叛乱,还有对学问研究,“一是心即理;二是知行合一,三是致良知。”心学精髓,燕山刀客里面还写了点唐伯虎八卦,客观性极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