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榮獲Blois*佳史書大奬☆
古代非洲沒有文字係統,長期以來,人們雖沒有否認這一段文明的存在,卻一直低估瞭它的價值。作為非洲曆史的專傢,作者從古代文明與口述曆史留下的綫索齣發,用引人入勝的筆法重構瞭這片大陸遺失的財富。
本書由34篇隨筆組成,勾勒瞭8 世紀至15 世 紀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全景圖:查理大帝 時期遠赴非洲的中國行者所聞;1068 年一位西班牙地理學傢所見但如今已完全消失的加納古都;1220 年一位拜占庭奴隸口中的發生在馬拉喀什的一場盛大典禮——神秘的Zafun古國國王登基……
這些見證、記錄、遺址、物品讓我們看見瞭一個閃耀的非洲。書中有古代商人、冒險傢、地理學傢、外交使節留下的隻言片語,也有當代考古學傢的*新發現,還有大量首次披露的資料與地圖,讓讀者感受到古代非洲的燦爛文化,與其他文明一樣,交織著無盡的風流人物、曆史事件與宮廷陰謀。作者以其生動活潑的筆調,像遊記般帶領讀者走入中世紀神秘的非洲。
F. 富威爾-艾瑪爾,法國曆史學傢,非洲史專傢,國傢科研中心圖盧茲實驗室主任,南非金山大學榮譽研究員,齣版過《南非的曆史》《拍賣迴憶錄》《國王的迴歸》《非洲的美食與社會》等書。
1.前言页7行9:据意文版,“撒哈拉最贫瘠的西部”应为“撒哈拉最贫瘠的毛里塔尼亚东部”。 2.前言页7行16:据意文版,“不是为了了解遗址或文物得以留存的途径”应为“而是为了了解遗址或文物得以留存的途径”。 3.前言页8行11:据文意,“这些证据不是出于一种毫无根据的选择”,...
評分1.前言页7行9:据意文版,“撒哈拉最贫瘠的西部”应为“撒哈拉最贫瘠的毛里塔尼亚东部”。 2.前言页7行16:据意文版,“不是为了了解遗址或文物得以留存的途径”应为“而是为了了解遗址或文物得以留存的途径”。 3.前言页8行11:据文意,“这些证据不是出于一种毫无根据的选择”,...
評分1.前言页7行9:据意文版,“撒哈拉最贫瘠的西部”应为“撒哈拉最贫瘠的毛里塔尼亚东部”。 2.前言页7行16:据意文版,“不是为了了解遗址或文物得以留存的途径”应为“而是为了了解遗址或文物得以留存的途径”。 3.前言页8行11:据文意,“这些证据不是出于一种毫无根据的选择”,...
評分1.前言页7行9:据意文版,“撒哈拉最贫瘠的西部”应为“撒哈拉最贫瘠的毛里塔尼亚东部”。 2.前言页7行16:据意文版,“不是为了了解遗址或文物得以留存的途径”应为“而是为了了解遗址或文物得以留存的途径”。 3.前言页8行11:据文意,“这些证据不是出于一种毫无根据的选择”,...
評分1.前言页7行9:据意文版,“撒哈拉最贫瘠的西部”应为“撒哈拉最贫瘠的毛里塔尼亚东部”。 2.前言页7行16:据意文版,“不是为了了解遗址或文物得以留存的途径”应为“而是为了了解遗址或文物得以留存的途径”。 3.前言页8行11:据文意,“这些证据不是出于一种毫无根据的选择”,...
34篇隨筆式的場景和事件還原試圖再現中世紀非洲的幾個散點,這時這地的人貨財物交流往來豐饒而文獻和考古證據卻支離到如此地步。全書結尾寫地中海基督徒葡萄牙人1498年首次航行到東阿拉伯海,中世紀結束:“到達卡利卡特的第一天,瓦斯科·達·伽馬就派遣瞭一名葡萄牙緩刑囚犯去陸地上。航行時,船隊總是帶著囚犯,讓他們做一項危險的任務:當我們初次靠岸,不知道是否會有生命危險時,就會把囚犯放在一個劃艇裏送至陸地。這個囚犯在遇到瞭兩位來自突尼斯的穆斯林,他們會講卡斯蒂利亞語和熱那亞語。他們是商人,經常在地中海港口遇到基督徒。在印度的這個海岸上,他們認齣瞭這是地中海基督徒中的一個。也許在他們看來,這預示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因此他們的第一句話就齣賣瞭他們的懷疑和憤怒:‘見鬼瞭!誰帶你來的!到底是誰把你帶到這裏的?’”
评分#豆瓣上那些評分與內容不符的書#
评分大航海時代之前的非洲,不知道非洲為什麼沒有發展起來,的確是資源的詛咒。
评分優點:重視考古資料。 新近學術觀點。 非洲整體觀。 史實細節。 羅列文獻。 缺點:敘事零散。 翻譯差強人意。 適讀人群:對非洲古代史有一定瞭解基礎。有瞭解法國非洲史研究現狀的意願。
评分從文獻數據,材料文物的真空中拼湊非洲碎片,西非一角與撒哈拉沙漠貿易可窺一麵,但是埃塞爾比亞的聖戰與奴隸貿易路綫,剛果與其他地區的互動,南非如何加入穆斯林貿易體係,莫桑比剋金礦開采仍陷於黑暗之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