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会在东方的教育活动研究

耶稣会在东方的教育活动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远东出版社
作者:段世磊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8-12
价格:7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7614327
丛书系列:宗教与当代国际关系论丛
图书标签:
  • 宗教
  • 明清史
  • 基督教
  • 历史
  • 耶稣会
  • 明清之际
  • 明代
  • 中西文化交流
  • 耶稣会
  • 教育史
  • 东方教会
  • 传教史
  • 文化交流
  • 中西文化
  • 教育思想
  • 宗教研究
  • 历史学
  • 社会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耶稣会是天主教的一支修会,同时也是一个神圣的教育团体。它在教育事业上的投入成为整个耶稣会发展壮大的最有力支撑,也是维系欧洲地区天主教信仰,遏制新教思想蔓延的有效手段。不仅如此,耶稣会在欧洲本土被赋予的这些特性,在其成员前往亚洲传播天主教信仰时,随之成为耶稣会在远东地区兴办教育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资源。本书运用《大航海时代丛书》中包含多类语种的日译原始文献,试图解答以下问题:1、耶稣会在欧洲的教育机构及其特征;2、耶稣会所办之神学校在东方,尤其是日本和中国澳门地区的变迁,其与欧洲耶稣会神学校教育机构的异同;3、耶稣会施行教育时编著的西学文本的形成过程;最后,围绕耶稣会教育机构的课程开设情况,审视耶稣会教育机构培养解决异教地偶像崇拜问题的传教人才的实际效果,从中考察中国礼仪之争发生的契机,阐发耶稣会教育在推行范礼安适应政策中的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段世磊,男,哲学博士,驿城人。现为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上海高校智库复旦大学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曾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先后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分别获得法学学士、哲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目前已在《学术月刊》、《世界宗教研究》、《基督教学术》、《北京社会科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数篇,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课题各一项。主要从事日本哲学、东西文化交流史、日本宗教与中日关系等方向的研究。

目录信息

丛书总序/1
序言/1
导言/1
一、选题依据与问题研究/1
二、资料与研究现状/12
三、文章结构/17

第一章 十六世纪耶稣会教育与反宗教改革运动/20
一、依纳爵·罗耀拉与人文主义教育/20
二、反宗教改革教学法/32
三、对异端书籍的打压/39
本章小结/42

第二章耶稣会教育机构在东方的建立/44
一、印度果阿的耶稣会教育机构/44
二、有马、安土的神学校/55
三、府内学院/72
四、澳门圣保禄学院/95
本章小结/119

第三章 东方耶稣会教育机构的课程与师生/121
一、日本耶稣会教育机构中的课程设置/121
二、日本耶稣会教育机构中的师生/143
三、日本耶稣会教育机构的教学成果/157
四、澳门圣保禄学院中的日本师生/165
本章小结/174

第四章 欧洲教育思想在东方的传播/177
一、活字印刷术与基督教版书籍/177
二、基督教版书籍中”意志“的译词/184
三、基督教版书籍中”魔鬼“的译词/190
四、巴鼻庵与《妙贞问答》/194
本章小结/199

第五章 西学文本在亚洲的传布——以亚里士多德《论灵魂》为例/201
一、基督教版书籍中的亚里士多德《论灵魂》/202
二、《亚里士多德灵魂论和自然哲学小品讲义要纲》/206
三、利玛窦《天主实义》与巴鼻庵《妙贞问答》/210
四、毕方济《灵言蠡勺》与李星湖《遯窝西学辨》/216
本章小结/224

第六章 礼仪之争——印度和日本的经验/226
一、偶像崇拜:”伦理神学“与”良心问题“/227
二、鲁比诺辩驳书的内容构成/230
三、是否允许中国信徒帮助或参与偶像崇拜活动?/236
四、辩驳书中的孔子崇拜、祖先崇拜与城隍崇拜/239
本章小结/248
结论/250
参考文献/259
附录:主要译名对照表/276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